“阿瑟,你们这么做,是不是不尊重人权?即使是罪犯,你们有什么理由不让他们喝水吃饭?”
记者们争先提问,王警长被问得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杨文说道:“各位记者朋友,我们老板身体虚弱,大家安静一些,让他休息一会,等会他来向大家说明事情的经过。”
接着,他对王警长说:“阿瑟,麻烦你能不能让人倒杯水,顺便搬个凳子,让我们老板和李总喝口水,休息一会。”
王警长连忙点头安排。
杨开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这才站起来看着各位记者说:“我知道大家有许多问题,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等我说完了,大家再提问。”
所有记者点头,将话筒对准杨开,摄影师们也做好拍照准备。
杨开说:“在说昨晚事情之前,我先把我们报社的情况简单介绍给大家,这样大家也能完整报道,拥有更好的素材。我们《今日时报》成立于一个月以前,它的前身是钱来报社,正是我身旁的李总。”他指了指身旁的李钱来。
接着说:“我们让李总介绍一下之前的情况。”
大家目光看向李钱来,李钱来清了清嗓子说:“大家好,我是李钱来,也是《今日时报》的总经理。在这之前,这家报社名为钱来报业,相信各位同行多多少少也听过一些。”
下面的同行点头,有的小声议论附和。
李钱来停顿一下,接着说:“我们江岛总人口有600万左右,而我们大大小小的报社有一百多家,报社越多,竞争也越大,报社的收入单一,读者越来越少,最后只能被迫出售,这些大家应该清楚。”他满脸失落和窘迫。
下面一些记者也感同身受,再次出声附和。
李钱来随即恢复激动神色,说:“就在我不知所措时,杨先生找到了我,说想要买下报社。听到这个消息,我松了一口气,想着终于有人接盘了,报社我以后打死也不做了。
可当我看到杨先生的第一眼时,发现他是个半大小子,我心中又是一沉,我不相信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可以买下报社,直到杨先生把支票放到我面前,签好合同,我还在发愣中。
最后,在杨先生的挽留下,我勉为其难地做了总经理。说句心里话,我害怕,我心里没底,我怕辜负了杨先生对我的信任。在杨先生的鼓舞下,在报社各位同仁的辛勤付出和配合下,我们《今日时报》出版了。
短短一个月时间,我们《今日时报》已经彻底站稳市场,每天的销量也维持在二十万份,但就在这时,有人眼红,开始使用各种手段逼迫我们妥协,甚至雇人打砸我们报社,这才发生了昨晚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记者们都在认真地听着,有的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重点内容。他们都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复杂而又充满阴谋的故事。
一位年轻的记者忍不住问道:“那你们知道是谁在背后指使打砸报社吗?”
李钱来看了他一眼,缓缓地说:“我们目前有一些线索,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不过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关注下,真相一定会水落石出的。”
此时,王警长在一旁听着,心中越发不安。他知道,如果这件事情继续发酵,他和他的手下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他暗暗地给林冠宇使了个眼色,林冠宇会意,悄悄地退到一旁,两人在一旁低声细语。
王警长质问林冠宇:“你怎么回事?我让你带他们做笔录,妥善处理此事,你就是这么办事的?还动手打人,他们的身份你不清楚吗?惹出这么大祸,上面要是追究起来,你肯定要负责任。”
林冠宇一脸委屈地解释:“长官,我哪敢打他们啊。我刚才问了带他们出来的警员,他告诉我,这两人是在听到有人要见他们时,突然打斗在一起,他也没来得及阻止,等两人停手时,就是现在这副模样了。”
王警长皱着眉头,显然不太相信这个说法,他继续说道:“那你为什么不让他们喝水,不让他们吃饭。”
林冠宇低声说:“我只是想让他们妥协,尽快了结此案。”
而记者们还沉浸在杨开和李钱来讲述的故事中,他们都在思考着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报道这个事件,如何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真相。
李钱来接着说:“这就是我们《今日时报》的由来,接下来,请杨先生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警署,又为何会是这副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