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回家一趟,不但提来一大袋子大红枣,还提来五十斤秫谷子面,胶东虽然不蒸黄粘窝窝,但是有蒸发面年糕的传统。
陈红回来的时候,小凤已经开始和面了。郭婶不让用酵母粉,她喜欢用老面发面。
陈红也洗干净大枣控水,开始下手和面,不过她和的这盆面,不仅加了白糖,还加了牛奶,蒸出来完全是升级版的饽饽了。
陈红和小凤一共和了一百斤面粉,还和了几种带颜色的面团,累的小凤直甩胳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完饽饽面,盖上笼布醒发着,陈红把秫谷子面拿给郭婶看。
“婶子,这些是我从济南带回来的秫谷子面,今年咱们试试用它来蒸发糕吧!”
郭婶一听笑了,“这就是你们那蒸黄粘窝窝的面子吧?
行,咱蒸一锅试试,也蒸一锅玉米面的,别让老祖宗适应不了新口味!”
“哈哈哈!哈哈哈!”厨房里的人都笑了,郭婶真有意思,第一次尝试,她老人家怕失败,也怕让陈红丢了面子,拿上供老祖宗说事呢!
男人们十二点半才回来,他们一上午出了四千多千蔬菜,已经都送去市里的大超市。
今年下雪,路上不好走,外地的菜进来的少,这可真是他们的好机会。
每斤蔬菜都卖到了最低三块五,最高五块的高价。
就这样还供不应求呢,他们一卸车,就有顾客排队等着买呢!
村长快速的吃完饭,“我去村里找人帮忙出菜,留下咱们自己吃的。
其余的,趁着价钱好,今明两天全出完卖出去,装进口袋的钱才准成。
天晴了,外地的菜进来,价钱肯定得跌,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老伴,晚上你们多做些饭,不行咱们打夜班,必须把果园里的青菜全出了。”
说完,把碗一推,穿上外套就去村里了。十分钟后,村里的大喇叭就响起了村长征集人手的呼叫声: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村头旅馆急需三十个人手出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