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玉生哥和玉勇哥回来,卖完红薯就没啥活了,你想过怎么安排他们吗?”陈红和村长商量。
村长也正为难呢,店小人多,怎样安排都安排不开,都在旅馆他们两个男人能干啥活?
村长为难的说:“要是安排他们去打鱼,他们家里的老人肯定不同意。
他俩都是家里的独子,出海打渔的技术也不行。
现在又是冬天,地里也不用人,总不能让他们闲着吧?”
陈红考虑着承包海域搞养殖的可行性,咨询了村长。
小主,
“叔,咱村咋没有搞海上养殖的呢,我看别的村有养海带的,有养牡蛎的,有养扇贝的,也有养鲍鱼海参的。
咱村的海面面积也不小,是没人承包还是太贵包不出去呀?”
村长叹了口气,向陈红娓娓道来,“咱村其实是最早响应政府号召,搞海水养殖的村之一。
不过说来倒霉,咱村的承包户不是发生病虫害,就是赶上台风,养殖场全毁了,没一家能挣到钱的。
有几家赔的十来年都翻不了身,直到现在还在外面打工还债呢!
老百姓还是抗风险的能力不足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去年村委还商量呢,村里再没人出面搞承包,实在不行就包给外地人。
早几年就有外地人来村里商谈过这事,村里一直卡着没通过。
咱村有些人呀,自己不行,也不让往外包。其实要我说呀,包出去也有好处。
一个是给村里增加财政收入,一个是也给村里人带个头,总不能老这样下去!这么大片海域,闲着等于白扔钱!”
陈红咨询村长:“叔,你说咱们几家合伙包片海咋样?”
村长怔怔的看着陈红:“行是行,陈红,你可想好了,这可不是小钱啊!
你想带着我们几家致富我明白,可我们几家没啥家底,只能出点人力,到时候出钱的只有你自己。
这要挣钱那还好说,要是赔了,你可不少赔钱!”
陈红和村长一起分析了搞海水养殖的可行性,她下定决心准备投资让村长几家出头把海水养殖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