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就有人反驳:“要说别人审案,还真会像你说的那样,可是,寿王殿下不同!”
旁边人附和:“是啊!寿王殿下一心为民,你看,我们身上穿的棉衣,才一百文,要不是寿王殿下,这么冷的下雪天,你敢出门?”
“就是!做人可别忘本,再想想你们家里暖和的炕头,不是寿王想出来的办法,你有那么暖和的寿炕吗?”
“还有还有,现在的王城街道多么整洁!特别是那么漂亮的公厕,比你们家里的正屋还敞亮呢!”
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说:“听说寿王殿下带来了叫做甘薯的粮食种子,据说种下去,一亩地最多可以产粮一万斤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像寿王殿下这样的人,吃喝拉撒睡,什么都为百姓考虑,怎么会审案不公平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我们就安静的看着,寿王殿下怎么审案。”
民众的议论一直都没有停止,各种关于子受的传奇也被人扒拉出来。
于是更多的人关注的倒不是案子本身,反而他们的寿王殿下成了议论的焦点。
巳时到,衙门正门大开,百姓往前挪了几步。
正堂面街而设。
在大街上,人们就能一览无余。
里面子受端坐主位,一旁是费仲,两边还分别坐了四五人。
有消息灵通交游广泛的人,辨认一番便惊异的喊出来:“了不得!那是九卿!一个案子,九卿齐临!这是怎样的气势!”
百姓乱哄哄的闹成一片。
虽是寒冬,却挡不住他们高涨的热情。
在子受的示意下,费仲走出衙门,来到百姓面前。
“大家肃静!”
他调动灵力,声音虽不大,但清清晰晰的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在场人数成千上万,顿时鸦雀无声。
费仲接着说:“今日公开审理案件,从大堂到街道,从寿王殿下到在场每一个人,都如同置身大堂,你们务必要保持安静,如有恶意喧哗之人,将进行杖责惩罚!”
这下,满场没有一个人敢于随便说话了。
费仲满意的点点头,又指派了一百多名警察在衙门口站成一排。
“你们好好的看着,有闹事的,马上给我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