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在这些人中间的一句话是:大王子为朝廷做了什么?三王子为朝廷做了什么?
这一拷问,大家都发现,大王子除了仁德的美名之外,对大商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贡献。
相比较子受,值得说的就多了。
建设徐城,震慑东夷,现在更是出使东夷,结交十六国。
徐城经济腾飞,国富民强,兵强马壮。
黄河凌汛,子受接收了五万难民,为君分忧,避免了难民暴动。
去年子受给了朝廷八十万两白银,到现在他们发的俸禄,还是子受给的呢!
听说徐城今年粮食大丰收,好多的朝臣甚至打算从徐城借粮。
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些重臣私下建议帝乙缓立储君。
否则,在子受被贬谪之后,大王子将会顺理成章的成为储君的。
离开前丞相府,子受也深有感触。
看来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大商并非全是昏庸无能之辈。
三王子府。
回到王城第三天了,子受在府中待的时间总过不过一个时辰。
全都奔波在王城整改上面了。
子受看着眼前小嘴撅得老高的呼笙儿,感觉也是很对不起她。
呼笙儿气鼓鼓的,坐在那里,也不说话。
子受干咳一声:“嗨,那个,你没回娘家去看看吗?”
呼笙儿怒目而视:“夫君不陪着我,我一个人怎么去!”
“嗯嗯嗯,自己回去是挺没面子的哈。”子受一副虚心接受批评的样子。
“来人!”子受招呼下人。
府内下人赶忙上前,子受吩咐:“备车,我们去呼府!”
“笙儿,我们去买一些礼品,陪你回娘家可好?”子受都安排好了,但还是以商量的口吻和呼笙儿说。
听了子受安排,呼笙儿的心早就飞到娘家去了。
小脑袋一甩,哼了一声,就走到门外,登上了备好的马车。
路过成衣铺、点心铺,子受购买了不少礼品,堆得满车都是!
子受有的是银子,自然不会吝啬,必须要给呼笙儿争面子。
不管怎么说,跟着自己到徐城的一年,确确实实是冷落了她!
马车中,呼笙儿坐在琳琅满目的礼品中,一脸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