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坤回学校后,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老师都找他要假期留的作业。他赶快把各科的作业本交上去。然后,回到教室,就被同学们围起来了。
同学们都找他问问题。为什么不问老师呢?老师的时间有限,教几个班,一般找不到老师的空闲时间。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黄坤讲题就是讲题,不会像老师一样,一边讲题,一边不自觉地批评学生“这样的类型题我都讲过多少遍了,还不会?”“你之前是不是上课溜号了?这么简单的知识点都不会?”……
学生题还没听懂,就被批评一顿,然后很紧张地,囫囵吞枣又听了一遍,没听懂的地方也不敢再问,结果,还是没听懂。
黄坤讲题,声音沉稳,没有废话,条理清晰。听不懂再讲一遍,或者更细致地讲解每个不懂的知识点。
总之,听黄坤讲题,轻松,易懂。黄坤看着那么多同学问题,干脆在黑板上讲,大家把问题拿出来,谁愿意听都可以。
五岁的黄坤在黑板一边上板书,一边讲解,下面坐的同学由原来的十几个,很快变成坐满了。有问必答,同学们不时地发出:“原来是这样”,“我终于懂了”,“太神奇了,我竟然会做了”……
这一幕,被窗外的教导主任看到了。他在后门的小窗户边上站了一会儿,也认真听了一道三角函数题。黄坤先是分析题,然后一步步演算。步骤简单,一听就懂。教导主任连连点头,这个人人都夸的天才男孩,真是个大才啊!
教导主任没有打扰学生们认真听课,悄悄地走了,就连脚步都放轻了。他无比欣慰,幸亏当时接收了这个插班的小男孩。他带动了整个三班同学的学习风气。他是三班同学的福星。
黄坤在学校每天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星期六全天在邢念恩家,向他请教高中阶段难点,甚至大学阶段的跨函数,微积分,圆锥曲线,数列和概率各部分的综合大题。
这个难度,对于高中老师也是非常有难度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答案。讲解解题方法和技巧,那就更是无从下手了。
可是对于邢念恩这位大学教授来说,数理化方面的研究深度,够黄坤学习很久的。而且,黄坤并不打算考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这类研究方向的学科。他也不想考尖端科学类的学科。
那时,尖端数学,尖端物理,尖端化学,国防科技类的学科,都是热门专业。黄坤想考医药类的学科。他对中医,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想深入研究西医。结合两者的长处,能够更好地推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