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耶!”
《泰囧》的成功让大家都倍感振奋,毕竟这还只是造梦影视的第一部电影,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绩,无疑是极其振奋人心的!
更别提大家的奖金与待遇都会明显提升了!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泰囧》表现稳定,稳步向着10亿俱乐部冲刺。
《超级大宝》后劲严重不足,几乎都没什么人关注了。
众多主流媒体也开始报道《泰囧》的成功,将其视作“中小成本电影逆袭的典范”,指出其以不到3000万元的成本(制作成本,不包括宣发)斩获数亿元票房,乃至于冲刺10亿俱乐部,证明了“内容为王”的潜力。
也有很多观众认为《泰囧》的成功标志着国内电影市场从“大制作依赖”向“类型化、多元化”转型。其票房成绩不仅依赖明星效应,更在于“对观众心理的精准把握”,尤其是对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幽默化解,成为“减压神器”。
更多自媒体则是关注徐耀本身,不少营销号开始夸赞徐耀的天赋:
“最会写剧本的歌手!”
“最会唱歌的编剧!不会写剧本的歌手不是好创作人!”
一时间,国内还掀起了对徐耀的崇拜热潮。
“这也太厉害了吧!我以为徐耀是创作型选手,没想到这个创作竟然是个概念神,不仅包括创作歌曲啊!”
“据说徐耀还是电影的投资人,他出道没到一年,就成了亿万富翁?”
“太帅了!太厉害了!”
在得到陈旭的提醒以后,徐耀赶紧发布了感谢与申明,表示自己的成功是大家支持的结果,是“恰好”碰到了观众朋友们的需求点,自己其实很普通,也没有什么才华......
徐耀的一番谦虚发言,也被视作凡尔赛,反而引发了更多的关注与讨论,一时间被广大网友纷纷玩梗。
对此,徐耀也很无奈,毕竟网友们的创作力和想象力都是非常丰富的,也不能随自己而改变。
对于这些玩笑和梗,徐耀觉得没有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也不影响个人形象,也就没有保持过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