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青听着听着,又郁锁愁眉。
有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人类的世界里,也有一群上蹿下跳的“猴子”。
而令他感觉到心塞的是,他就是秦筝眼中的那只猴子。
“你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人类与猴子。彼此的物种属性不同,差距自然是一目了然。但在现实世界里,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大家都是同类,谁强谁弱?这个事不发展到最后一刻,不好讲,不能过早地下定论。”
小主,
潘文青无法接受秦筝的隐性评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就算泡的是西湖龙井,现在喝到嘴里也没什么滋味。
秦筝想笑。
什么是弱者?这就是典型的弱者!
不敢承认自己就是那只反复横跳的猴子,经受种种失败之后仍幻想着自己是个强者,说白了就是变相的自我麻醉。
拒不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这不是弱者行为是什么行为?
秦筝按着想笑的冲动:
“潘市长,吴王之所以能秒杀猴子,是因为吴王懂得合理地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工具,而猴子不懂这些。”
“人与人之间的实力差距也是如此,其本质是源自于认知上的差距。”
“同样一把菜刀,在低认知者的眼中,它只是一把刀,用来砍瓜切菜,生锈或者是残缺后就当废铁卖掉。”
“而在高认知者的眼中,刀是什么?”
“刀的本质是金属,是金属就具有无限可塑性。我需要箭时,我可以把它锻造成箭。我需要长樱枪时,我也可以把它锻造成长樱枪。”
“有必要的话,我甚至可以加入其它元素,它把转化为更为坚硬的钢材。”
“世间的一切事物,时刻都在变化着。”
“而猴子,它们只会被动地接受事物的变化,吴王则懂主动掌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吴王如果要杀猴子,纯粹就是降维打击。”
像这样的话,若是搁在平时,秦筝断然不会轻易地跟人讲。
颠覆一个人的认知与三观,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对方未必会领情。
若遇到愚昧的人,对方甚至可能会发出愚昧的嘲笑声。
但今天,她必须讲。
当她看到潘文青再次陷入沉思状态时,她基本上可以确定一点,潘文青接下来必然要做出选择。
与猴子为伍还是与吴王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