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山乡舞台小 志在天地间

劈波斩浪 寒星微光 3194 字 17天前

“真没啥事儿。”古新宇把脸扭向一旁,他已不能说出心里的秘密了,压抑得声音有些变调。

龙大伟不无责怪的嘟囔:“你可真是。”他知道古新宇一定有什么事,却不再问。心疼地说,“你知不知道三姐多担心你。见不到你,说什么也不上车,催我找了你好几趟。实在找不着了,才勉强上了车,哭了整整一道,弄得那姓孙的好不乐意。”话语中也透出对那个姐夫的极不满意。

古新宇没想到因为自己造成这么大影响,惊愕了半天说不出话。

龙大伟看了他一眼,接着说:“三姐边哭边小声在我耳边嘱咐我,让我看看你到底怎么了,还告诉我和你好好的,多关心你。”

古新宇心又痛起来,揉回那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抓住龙大伟的双手,紧紧握住,动情地说:“对,我们好好的,像亲兄弟一样,不让三姐失望。”

龙大伟挤了挤发红的眼睛,重重地点头:“咱不一直是兄弟吗?”古新宇手握得更紧了。

龙大伟突然想起什么,放开手,说:“对了,小宇。三姐还有一句话,我没听懂,不知道你能不能知道啥意思。”

“三姐说的啥?”古新宇盯住龙大伟问。

龙大伟思索着晃晃头,说:“三姐说你是胆小鬼,说两三次。那姓孙的在,我没敢多问。”

“胆小鬼?”古新宇咂摸了一会儿,没太明白,舒了口气,岔开话题:“对了,大伟,我打算出去找活干。”

“出去?”龙大伟惊讶地问:“去哪儿?”

“还不知道。”古新宇望向远方的天空,“反正不想窝在这穷地方了。”又看着龙大伟,“我想尽量去省城,没准儿还能照应着三姐。”

龙大伟眼睛一亮,问:“三大爷(伯父)答应了吗?”古胜德兄弟行三,龙大伟从小就以家乡习俗这么称呼。

“没有。”古新宇摇摇头,“我妈更反对。以前我也说过,他们不同意,我就没坚持,这回因为……反正铁心了。不答应我就不吃饭,三天后再不答应我就不告而别。”

“能行吗?”龙大伟皱起眉,“不吃饭不饿坏了?”

古新宇想了想,凑近他小声说:“这两天你想办法留点儿饭,饿了就去你家。”

龙大伟笑笑:“嗯哪!我多留点儿,保你吃饱。”

古新宇点点头,说:“千万背着二叔、二婶儿,我怕他们和我妈唠嗑说秃噜嘴。”龙大伟点头答应了。

晚上,一个下午心不安稳的古胜德进了里屋,叫着古新宇:“儿子,咋又想要出去了?”

古新宇趴着没动,说:“我要出去挣钱。”

古胜德坐到炕沿上,试图劝说:“在家种地不也能挣钱吗?”

古新宇知道父亲大多是担心自己到外面吃苦受累,可他不再妥协,坐起来说:“爹,就咱家那点破地能挣着钱?你不也种地了吗?可一年盼一年,攒下了钱?高三那年没考上大学,连复读费都交不起,不然……就咱们这盐碱地,种啥不白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古胜德微露愧色,说:“那不也没冻着、饿着。我觉着安安稳稳,比啥都强。外面钱就那么好挣?”

古新宇又趴下,说:“我可不想冻不着,饿不着就算了。村长家电视总演,现在农村出去打工、做买卖的都有。就咱们这儿,守那点破地,干半年呆半年,到头来只能穷一辈子。我不能一辈子窝在这穷地方。”古胜德见劝不动,叹了口气,走了出去。

同时,刘英正坐在后院古新芬家炕上气嘟嘟地唠叨着古新宇的事。古新芬和丈夫韩锁柱听着,却不发表意见。

刘英看了一眼正在给学生批改作业的古新芬,一敲炕沿高声说:“和你说了半天是白说了,倒想个法子呀,他不是最听你的吗?”

古新芬放下笔,说:“我爹和我说过了,好像我说了也不一定有用。”其实她内心是支持弟弟的,又不想惹急躁的母亲生气,只好敷衍着。

“没说咋知道白说?”刘英又把声音提高一格,说:“咋的,有了自己家,家里的事就不管了。不供你念书,能教上学?”说着边“咿、咿”哭边数落着,“我咋养了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狼崽子,不愿在家待,闹着出去躲灾,看热闹的看热闹,养你们有什么用。”

古新芬烦躁地看了一眼丈夫,很为母亲的哭闹尴尬。对这个母亲,她是很伤脑筋的,特别是闹起来不讲道理的时候,若不是在本村教学恐怕早就搬远了。

韩锁柱对这个岳母的独断专行早已司空见惯,想给她找个台阶,早点打发她走,便对古新芬说:“明天找时间跟小宇说说,尽量能不走就不走。”并偷偷冲古新芬递了眼色。

古新芬会意,软声说:“妈,别哭了,明天我找小宇说。”

刘英见有一丝希望,止声下了炕,却又不放心,说:“要说早点,别不当个事儿。”

古新宇仍然没上桌吃饭,也不说话,就趴在里屋炕上不动。古胜德一次又一次转到里屋,不知说什么好。刘英气的盆碗摔得叮当响。古新华每顿饭都抚摸着哥哥额头上不大明显的一块疤痕,暖声暖气地哄,却每次都很失望。古新芬和韩锁柱也来过了,并没怎么劝说,只是为了应付母亲走走过场,还偷偷塞给古新宇几张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