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片刻,朱琳泽点了点头,随即吩咐道:
“稍后,你去把黄道周三人请来,朕想见见。”
“这……”祖天翰一时犹豫,几秒后,还是点了点头:
“好,只是那几人皆性烈如火,得知陛下登基,且国号为‘大明’,恐怕会口出狂言,触犯龙颜。”
朱琳泽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
“无妨,若连此等人物都无法收服,朕也无需前往紫禁城了。”
……
马尼拉内城,紫阳书院一反常态,提前闭门谢客,不再讲经说道。
后院书房,屋内气氛压抑,令人窒息。四位身着儒衫、头戴纶巾的大明士子围坐在一张陈旧斑驳的茶几旁,沉默不语。
桌上摆放着两张鎏金的请帖,封面上赫然写着“御诏邀柬”。
这四人中,面容清瘦、长髯垂胸之人名为黄道周,字右玄,号石斋先生,乃是福建漳州府人士。
黄道周为天启二年(1622 年)进士,先后担任过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日讲官及詹事府少詹事等官职。
此人学识渊博,然因其刚正不阿,尤其敢于犯颜直谏,故而不为崇祯皇帝所喜。
崇祯三年(1630 年),朝廷追查袁崇焕案责任,原大学士钱龙锡受牵连,被判处死罪。
事发后,满朝文武无人敢为钱龙锡辩护,唯有黄道周挺身而出,起草奏疏,为钱龙锡鸣冤。
最终钱锡龙被免死,而黄道周却因触怒龙颜,连降三级。
崇祯五年(1632 年),黄道周又因上疏劝谏崇祯“远小人,亲贤臣”,而被革去官职,沦为庶民。
遭罢官后,心灰意冷的黄道周回到故乡漳州府,创办了漳州紫阳书院,自此聚徒讲学。
与他经历颇为相似的,乃是三人中的最长者刘宗周。
刘宗周,字起东,世称蕺山先生。
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进士及第,历仕万历、天启、崇祯三朝。
天启年间,官拜礼部主事,因劾奏魏忠贤而遭削籍为民。
彼时,为阉党所害的七君子中的杨涟、黄尊素、左光斗,皆为刘宗周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