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从洪武四年的大藤峡瑶民起义开始,往后的两百多年中一直持续不断,烽火绵延各地,一直到天启六年才基本算是结束。
这次起义是瑶族历史上规模最大、反抗最为激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起义了。
想到这里,李若涟立刻道:“陛下,会不会是天启六年胡扶纪的那支造反队伍没有被灭绝,然后渗透进了靖江王府,控制了靖江王,甚至替换了靖江王,
或者说更久之前造反的队伍,他们在下一盘大旗。
有靖江王府作为掩护,大把的银子、物资供养,伺机而起,
而他们或许预料了陛下要削藩和查抄家产,一旦查抄他们就没有庞大的资源了,所以趁着诸藩王要进京的机会刺杀您,
刺杀成功了,就算是为这些年来朝廷杀害的瑶民报仇了。
朝廷短时间没有精力来对付他们,他们就有时间修养生息,慢慢发展壮大了。
如果没有刺杀成功也没有损失,他们将靖江王府的财产转移,利用地形也能壮大。”
李若涟越说越溜,越说越觉得可能性很大。
从目前的种种推测来看,这是唯一能解释靖江王刺杀皇帝的解释了。
崇祯沉默了了,李若涟的推测,和他刚刚的推测差不多,但又说不通。
因为瑶族的叛乱虽然到天启六年的胡扶纪才结束,但早在万历四年张居正的主持下,朝廷派十路大军共计十万人,以铁通战术四面合围,历时四月杀死了四万余人后。
瑶族主力丧失,朝廷广设流官县府,从万历十一年后到天启六年就再也没有战争了。
按道理说应该是改土归流成功了,瑶族也融入了大明才对,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涉及到瑶族和土司的,那都不是小事儿。
崇祯沉思不语,东暖阁内的气氛逐渐凝固,李若涟垂手而立,大气都不敢出。
甭管这个靖江王是什么情况,护卫失职都是他们锦衣卫的过失。
即便他有从龙之功,这两年又竭心尽力,但刺杀皇帝失职,传出去,满朝文武绝对要砍了他。
好一会儿后,崇祯猛然抬起头,双眼直直的盯着李若涟,眼中的冷光吓的他一跳,下一句话让他直接跪了下去。
“李若涟,骆思恭在京城还是回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