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从分工时代到算法时代

“但是只要实现了,就能迅速在这个市场形成别的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苏泽快速说道,“尤其是我关注到了淘宝这个网购平台,上面的服装上新快,款式多,完全可以用这个系统在上面‘选款’。

通过读取大量流行款式图片,选择最可能热卖的款式,进行修改,再找面料、核价、确定工艺去实现。

我设计了一个爬虫软件,每天获取淘宝网的访问量,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月的数据,它的访问量呈现几何速度增长。

可以预见,将来网购肯定会兴起,获取到的这类数据也会成倍增长。

虽然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资源,但是只要能打造成功,那就会形成坚实的护城河,短期内别人很难追得上。”

陈阳忍不住对苏泽刮目相看,这确实是后世快时尚公司的核心打法,将产业链上所有的环节都整合在一套数字系统,极大的提升了整个行业间的协同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国内的服装业也正是从电商开始,借助AI等数字工具,顺着产业链逐渐往上爬,从代工制造走向了设计和营销品牌渗透的全链条。

陈阳成立天下计算机的目的之一,就是打造一个这样的数字系统,帮助新林的纺织服装业走到全国,甚至是全球的最前列。

苏泽确实是一个人才,他为了完善这个算法模型,肯定是去了解过大量服装行业,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制作出这么一个系统。

“你这个算法系统,应该不止能运用在服装行业吧?”

苏泽点头道,“除了服装业,还有食品、电器和建材等消费品。

只要是依赖经销商渠道铺货,信息反馈链条很长的行业,从生产制造和营销设计,相隔的都很远,其实都可以用这套系统。

类似麦当劳和肯德基这种企业也可以用这套算法,因为它们的产品就是一种‘算法’,而不是‘食品’。

再用星巴克的咖啡来举例,在企业的眼里,看到的根本不是咖啡这个品种。

而是牛奶、椰浆、咖啡因、果汁等多个要素,通过不同比例排列组合出来的产品。

数据显示哪个好卖,就围绕着谁做新的排列组合。

从本质上来说,星巴克也是在卖算法。”

陈阳听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哈哈笑着道,“很好,你能有这个眼界,将来后悔的必然是那个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