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你这是要搞产业布局?

陈阳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汪元洲的身份,以及认识的经过。

张茹闻言有些好奇的问道,“陈阳,你叫这位汪先生过来做什么?”

“为新林市的发展做贡献。”

陈阳先给出了答案,才继续解释道,“新纺厂原来是能在省内跻身前三的大型纺织企业,自身的实力毋庸置疑。

就算当初很多国企严重亏损的时候,它也一直是盈利的。

它倒闭的根源,主要是因为梁正安为首的这群人只想着将钱捞进自己的口袋。

再加上国营厂企的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陷入了经营困境,最终导致了破产。

但是新纺厂虽然没了,那些懂技术的工人还是都在的。

汪先生在新纺厂干了大半辈子,对纺织业非常了解,无论是管理能力,还是技术都非常过硬。

他在新纺厂的那些老职工当中,也有很高的威望。

当时在李晴家里……”

陈阳说到这里叹了口气,没有再继续说这件事,而是继续说道,“有懂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熟练的工人。

只需要投入资金,租一个生产场所,购买纺织设备,就能重新建立起一个纺织厂来。

这样能解决新纺厂那些老职工的就业问题,还能重新带动新林市的纺织业发展,可以说一举两得。”

叶芷说道,“这可是需要资金的,他们都是下岗职工,我听说还被拖欠了好几年的工资,哪里来的资金重新建一个纺织厂。”

“我有一个大致的规划,等汪先生来了一起再说吧,免得再说一遍。”

张茹失笑道,“你还跟我们卖上关子了。”

“我这个人比较怕麻烦。”

叶芷闻言却又看向了陈阳,“你是想等罗城区投资的那笔钱赚到了足够的回报,就用来投资新的纺织厂吧?”

陈阳对叶芷能猜到这一点并不意外,人家是国际风投公司的专业人士,这点脑子都没有,怎么可能进得去那种公司。

陈阳摇头道,“那笔钱的用处,可不仅仅只是来建立新的纺织厂。

新林市需要的是完整的产业链,比如和纺织厂配套的印染厂、化纤厂、针织厂,一直到销售环节等等。”

叶芷闻再次惊讶的看向了陈阳,“你这是要搞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