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现代与传统的较量

杨旭知道,这是一片教职工家属楼。

萧潇领着他上了二楼最尽头的一间房屋。

这是一栋年代已经非常久远的建筑了。

据说这栋楼,此前就只有两层,但现在,俨然已有三层。

杨旭听说过,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条件不足,学校只能在原有的建筑基础上,尽量加高原有建筑,来满足教职工扩张带来的住房需求。

当然,是在测量了安全数据以后,可以加高的才安全实施。

一直到新校区建起来以后,才彻底解决了当时窘迫的需求。

这二层的边房,显然就是后期加盖的。

推开门,灯火辉煌。

猝不及防的亮度变化,让杨旭闪了眼。

一进门,就能听到略显嘈杂的人声。

显然,里面人不少。

房子面积不大,但却用隔板,分了好多个分区。

进门的地方,立了打谷风车。

这个杨旭熟悉。

面积不大,一眼就可尽收眼底。

这是一个木工作坊。

萧潇径直走向最里面,边走边喊着:

“陈老……”

很快,就到了房屋另一头的尽头。

隔板后面,探出了一个白发,慈祥的脑袋。

“萧潇,来了啊……”

二人站定,陈老从隔板后走出,拍拍身上的木屑,指了指刚进来的门:

“走,那边去。”

随即二人跟随陈老,又走出作坊。

出门,就在门旁的一个房间,陈老推开了门,将二人迎入。

简单介绍以后,杨旭坐在后头的沙发上,萧潇则和陈老在书桌前,聊起了家常。

听了一段时间,杨旭才将将听明白。

陈老是临江大学文学院的教授,是萧潇研究生导师的熟知,但杨旭并不认识。

陈老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非常深刻,并且痴迷于传统文化,尤其是建筑文化。因此,在上课之余,他用他之前分的住房,改造了一个木工兴趣实习所。

萧潇因为工作做一个传统文化传承的专题,经导师介绍,而认识了陈老,经常在这里观摩采访,以搜集素材。

“很多人啊,执迷于现代的科技,认为以前的东西,都是老古董,都是没用的,殊不知,现代科技的很多东西,都是源自于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现在,小学乃至初中的教材,比如数学,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都已经研究明白了,传到现在的内容……”

“榫卯结构,最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至今,我们虽然有很多方法和工具,可以替代它,但效果,却未必比它好……”

杨旭本并不慌张,但听着陈老那一句一句的陈述,他感觉越来越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