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个毛线。
助理教练如果真的问起来,那就给他们讲一通,他们无法理解的运动理论。
你理解不了,那不要紧,严格按照这份计划,进行训练唐凯,李杰他们总该能做到吧。
至于说孙明波的训练,那当然是张老师亲自训练了,也无需什么助理教练了。
实际上,孙明波训不训练都无所谓,训练基地的条件怎么能跟系统次空间训练场相比。
训练,只不过是给张老师做教学演示动作,让张老师更好的理解这套运动理论体系和训练方法,在训练场上,装装样子罢了。
其结果你会看到,张教练带领着孙明波训练了几组运动项目后,便开始指导起了各个助理教练的训练。
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各个训练组的教练,还过来围观,想要从中学习一些先进的训练方法。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感觉张老师的训练方法也没先进到哪里去。
与他们不同的是,张老师的训练方法,好像有点因材施教的味道,具体为什么这样训练,他们也搞不清楚。
请教张老师则是听到一些听不懂的运动理论,时间一长便失去了兴趣。
他们当然听不懂了,一大堆新名词和一大堆数学计算公式,你让他们如何能够听得明白。
张老师自己目前还在学习阶段,摸着石头过河呢,他可不是孙明波,用系统扫描一下,就可以得出运动员身体的具体参数,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而针对性的训练。
对张老师来说,他要根据孙明波提供的运动理论体系,进行各方面的理论计算和对比,从而走出最佳的训练方法。
其他教练员听不懂,这就对了,张老师所讲的这些,就是要让他们听不懂,觉得很厉害的样子,这就足够了。
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理论和训练方法,这一切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怎样能够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在国际大赛上拿到金牌,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明波他们日复一日的训练,时间很快来到了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