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远遁海外

与民间传闻大致相同,当年应天城破,皇宫大火,建文帝趁乱带着一批心腹骨干偷偷逃出应天府,辗转来到了南洋,从当地人手里买下一座小岛,对外宣称自己是大富商,专门做货运生意。建文帝刚刚站稳脚跟,紧接着就听说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建文帝从内部得知郑和下西洋的一个秘密任务就是寻找自己。建文帝身边的众谋士纷纷献策,有的主张远遁,到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让郑和找不着;有的主张杀掉郑和,以为这样就安全了。

建文帝觉得这两项主张都不好。他刚刚安定下来,不想远遁,再说要是一直逃避的话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也不能选择杀掉郑和,因为要是那样做,岂不是不打自招?本来四叔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还活着,一旦把郑和杀掉,那就等于告诉四叔自己还活着的事实了。

因此建文帝这两种意见都没有采纳,正好这时他们听说“郑和”杀了满剌加国王,占了满剌加王国。当然他们不知道这个“郑和”其实是陈祖义冒充的。“武诸葛”文圣仁立马反应过来,认为这是个动手又不会被朱棣怀疑的好机会。“郑和”现在强占了满剌加王国,而且在满剌加欺男霸女,收取很重的通行税,搞的天怒人怨,这个时候建文帝可以以驱除暴君的名义举事,除掉郑和,这样朱棣也不会认为是他皇帝侄子干的。

建文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而且他觉得“郑和”无故杀死满剌加国王,强占满剌加王国,实在是有违汉人传统的仁义道德,自己出手杀掉“郑和”也算是为民除暴。建文帝于是一面招兵买马,一面命盖士奇去铁壁山庄购买兵器盔甲,哪知盖士奇鬼使神差碰见了真郑和。同时陈祖义占了满剌加之后也觉得兵器不够用,打起了铁壁山庄的主意,命王景弘率领大明水师进攻铁壁山庄,真郑和献火攻策破了铁壁山庄,盖士奇和郑和的梁子最初就是这么结下来的。

虽然盖士奇没有买回来兵器,可这并不妨碍文圣仁继续执行计划。“郑和”最仰仗的武器是大明的战船,所以文圣仁计划把战船抢过来,有了战船不仅能除掉“郑和”,就是反攻中原也是指日可待。文圣仁命人偷偷地化妆潜入码头,同时唆使同样对“郑和”抬高过路费不满的各路人马,和他们商定到时候一起举事,杀掉“郑和”重夺满剌加。文圣仁这么唆使其他人,自己却安排人马等他们一打起来,其他人去皇宫抢财宝,他们去码头抢战船。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这回文圣仁让八字外号老前辈亲自压阵。文圣仁这边还没有准备妥当,就发生了意外,城中传闻说“郑和”已经死了,传闻瞬间传遍了全城,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众海盗们一开始还有点不信,纷纷要求见“郑和”,结果谭才和黑鲨死活不让他们见。海盗们一想肯定是“郑和”已经死了,于是不再犹豫,回去点齐人马向皇宫冲杀过去,满剌加城瞬间乱成一锅粥。文圣仁一看发生这种意外,只好临时提前行动。八字外号老前辈带着人马冲向码头准备抢夺战船,结果和有着同样打算的大明水师打在一起,大明这边还好有真郑和坐镇才稳住了阵脚。正当双方打的难解难分之时,“郑和”奇迹般的活着回来了,大明水师见到“郑和”没做抵抗就水遁了,“郑和”凭借着独门毒功,制服了八字外号老前辈带的人,建文帝几乎损失了所有人马。

文圣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命善于刺杀的伊贺武藏悄悄潜入满剌加王宫刺杀“郑和”,哪知伊贺武藏的遁术对“郑和”丝毫不起作用,“郑和”依靠蛇信子的气味瞬间就发现了伊贺武藏,伊贺武藏受伤逃跑,幸亏遇到李义秋等人才活了下来。小葵的父亲黄三酉这时出卖了众人,谭才派人把李义秋等人监视起来,守株待兔。伊贺武藏为报恩到飞龙岛向郑和报信,郑和提出想见一见伊贺武藏的主人,建文帝不知道马三宝就是郑和,念在他们目的相同的份上便同意了。哪知到了日月山庄一见才知道这个人就是两次打乱文圣仁计划的人,盖士奇要杀他泄愤,建文帝不忍杀害大明的人才,就把他放了。

这便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发生的事情,其实那个时候郑和就已经见过建文帝了。之后郑和去印度,恰巧文圣仁又出一计,他派人联系了远在波斯的明教总坛,希望念在老朱家原来也是明教弟子的份上,请波斯明教总坛帮忙。波斯明教总坛回复说可以帮忙但是有条件,他们的圣女还没有人选,想建文帝派一个自己的姊妹去当明教圣女。因为只有处女才能当圣女,建文帝的姊妹中只有一个还没出嫁。文圣仁磨破了嘴皮子终于说服这位公主去当明教圣女,为保安全派盖士奇护送,哪知中间遇到了郑和,出了意外,公主落入水中被不灭火烧伤,最后被文圣仁一掌打死。

折腾了这么多回,建文帝已经心灰意冷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没有多大心思重新当皇帝了,而且他看他四叔皇帝当的还行,在永乐帝的治理下,大明国力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朱棣又命人编撰《永乐大典》,建紫禁城,北伐又大获全胜。建文帝渐渐地也就不想再折腾了,他想一辈子当一个富家翁足矣。

小主,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本来建文帝已经没有重登大宝的野心了,突然有人找上门来,一下子就点穿了自己的身份。这个人正是白莲教的教主林韦卓,他提出效忠建文帝,帮助建文帝夺回皇位。建文帝心想上赶着不是买卖,白莲教教主怎么会无缘无故效忠自己。而且按照林韦卓的计划,他准备在大明发动教徒起义,推翻朱棣让建文帝重新当皇帝。建文帝深知一旦发动战争,必定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大明的百姓刚刚打过靖难之役,这才消停几年又要打仗,建文帝实在不忍。建文帝的性格就是如此,和他祖父、四叔的性格可谓截然相反,简单说就是有些太过仁慈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建文帝念在叔侄情谊竟然严令战场上不得伤害他四叔,因此朱棣才能在战场上数次平安脱险。建文帝一想到发动全面起义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便打消了念头,明确回绝了对方。

文圣仁一直心有不死,他原本的人生偶像是岳飞、关羽那样的猛将,后来残疾了之后人生偶像便变成了诸葛亮,他认为自己既然选择了读书入仕这条路,起码也要做到位列三公才算勉强及格。建文帝落难后,他更是以当代诸葛亮自居,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六出祁山。建文帝好比当年的刘禅,流落海外要恢复正统,那他文圣仁自然就是诸葛亮,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眼前有这么个机会文圣仁哪里肯轻易放过,于是他在建文帝面前搬出一大堆道理来,说什么为君者不可太过仁慈,如果说做皇帝必须仁慈,那太祖洪武帝怎么算?同时又说了一大堆朱棣的罪状,比方说他数次北伐劳民伤财,灭方孝孺十族惨无人道,在锦衣卫以外另设东厂监视百官弄得人人自危、道路以目,等等。甭管是事实还是传闻,文圣仁一一列举出来,把朱棣说成是一个罄竹难书、比桀纣还坏的暴君。

这回文圣仁一肚子的学问没白学,对着建文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讲了一大堆,可建文帝压根不感兴趣,文圣仁上两次谋划的事都失败了,他不想再折腾了。

这天文圣仁和建文帝又墨迹了一天,从日出说到日落,从尧舜禹汤说到周秦汉唐,说的文圣仁嘴巴都干了,可建文帝就是无动于衷。最后建文帝听得头昏脑涨,让文圣仁不要再说了。

文圣仁无奈只能回到自己家生闷气。文圣仁不由得一阵自怨自艾,他想他这一辈子跟着建文帝算是到头了,他现在真有点后悔不该在建文帝这一棵树上吊死。当年他要是不跟着逃跑,归顺朱棣,凭自己满身的本事怎么着不得位极人臣。可惜现在后悔也晚了,自己跟了建文帝这么多年,出了那么多计策,已经回不了头了。

文圣仁心里一发愁,就想喝酒,他吩咐身边仆人老郑去地窖取一坛酒来。不一会仆人老郑捧着一坛子酒回来了。

老郑一边倒酒一边问道:

“老爷,我看您闷闷不乐的,有什么事吗?”

文圣仁懒得理会道:

“你懂什么?我跟你说,你能明白吗?”

“老爷您都没说,怎么就知道我不明白呢?”

文圣仁一听哪有仆人这么跟老爷说话的,怒道:

“那你说,我看看你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