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区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江下游,东与飘江、少陵江接壤,东南与巴彦县道外区、宾县道外区隔松花江相望,南与松北区接壤,西与松北区接呼兰河,西北与尼河与兰溪县接壤。绥化市北部和东北部濒临泥河、大黄沟,与巴彦县接壤,总面积2229平方公里[25-26]。辖10个街道、6个镇、3个乡。 [23-24] 截至2022年底,呼兰区户籍人口人。 [27]
呼兰区是素有“江省邹鲁”、“满洲粮仓”之称的20世纪30年代左翼女作家萧红的故乡。 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该地区,设区。 [1]
2022年,呼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3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3亿元,追加17.3亿元。增加值53.5亿元。三大产业结构为36.6:15.5:47.9。 [27]
中文名称 呼兰区 外文名称 呼兰地区 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划类别 市辖区 隶属地区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江下游 2229 平方公里 10 个辖区辖6个市、3个乡。政府官邸。不。新城区南京路8号。电话区号:0451 邮政编码: 气候条件: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2022年户籍人口) 着名景点:萧红故居、滨江湿地、金沙滩风景区、滨江湿地风景区、摩拉呼兰湿地公园火车站、呼兰北站(在建)车牌代码黑色A、黑色L 地区生产总值111.7亿元(2022年)
呼兰之名取自呼兰河之名。呼兰语据说是“hurrawen”的女真语发音;另一个据说是满语“烟囱”。 [2-3]
建设历史
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在呼兰地区活动,社会发展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4]
先秦时期为奚申。
汉代属扶余国。
北魏吴忌。
南北朝时属都莫洛。
隋属黑水靺鞨。
唐代属黑水都督府。
五朝时,此地属东京契丹路铁力部(辽代),是土单部、赫什烈部的中心。
金属去了北京的会宁府,最早的村庄诞生了,胡拉文屯。
原属辽阳省开元街。
明代属努尔干都司乌遮诸卫、塔山卫,后成为海西女真活动中心,明末又受建州女真、后金统治。
清初属盛京内务府、宁古塔将军;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属黑龙江将军。呼兰流域有8个克伦族,其中1个位于呼兰河口。
清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三(1734年12月27日),清政府批准设立呼兰城,呼兰初建,直属黑龙江将军管辖。同治元年(1862年)设立呼兰厅,脱离呼兰市单独管辖,呼兰厅是呼兰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也是黑龙江省文官设置的开端。光绪三十一年12月(1905年1月),清政府批准设立呼兰府。
1913年,中华民国大总统下令,废呼兰专区,设立呼兰县,隶黑龙江省管辖。 1932年隶属伪满洲国黑龙江省。 1934年改为滨江伪省。 1936年改建为伪哈尔滨特别市。 1937年,撤销伪哈尔滨特别市,划归伪滨江省管辖。 [3]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