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宏麾下的两大名将,其中一人,便是汉人。
而元宏麾下的部落,也都全面改革旧俗,收藏中原典籍。
拓跋氏本是鲜卑族。
但元宏麾下部落,却规定以中原服饰代替鲜卑服,以中原话代替鲜卑语,改鲜卑姓为中原姓。鼓励拓跋族人与中原士族联姻,参照大汉制度,改革拓跋氏制度。
凭借着这些手段,元宏的部落越加昌盛,大量的非拓跋人才也都纷纷倒向元宏。
虽然元宏的战功不及拓跋焘,但元宏的实力却有过而无不及。
这也让拓跋氏的族长拓跋珪一直都将元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王猛深知拓跋氏的强大,如果不采取行动,日后必成大患。于是,他暗中派人联络拓跋珪,拓跋焘,元宏三人。
试图挑起他们三人之间的矛盾。
拓跋焘收到王猛的消息后,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王猛的意图,但同时也明白拓跋珪的野心。在崔浩的建议下,拓跋焘决定表面上答应王猛,实则按兵不动,坐观其变。
与此同时,拓跋宏也察觉到了王猛的离间与拓跋珪对自己的敌视。而他决定先发制人,利用自己在部落中的影响力,联合一些不满拓跋珪统治的族人,准备伺机而动。
而拓跋氏的族长拓跋珪在受到王猛的离间以后,便随即渐渐疏远了拓跋焘,将之视为元宏一派,同时,也暗暗积蓄实力,随时准备与拓跋焘与元宏开战。
按理来说,他们很快便应该如王猛计划中一样大动刀戈,然而。
大明的到来,打破了王猛的计划。
因为明军的到来,拓跋氏面对威胁,也只能够暂时团结起来了。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来面对明军日后的行动。
这无疑让拓跋焘松了口气。
同时,也让王猛感到了什么是时不我待。
而就在今天。
刚刚安稳下来的拓跋氏,却来了一行不速之客。
按理来说,在苻坚征招拓跋氏的关键时刻,拓跋珪他们三人应该是没有心情应付外来者的。
然而,那一行人刚刚报出他们的名字。
拓跋氏的人便面色大变,将事情报了上去。
而那一行人的名字之所以如此有用。
则是因为他们的姓。
他们,复姓宇文!
宇文氏。
与拓跋氏相同,都是从草原迁移到禁区的一方豪强。
后来,也都同样败在了苻坚的手中,成为了苻坚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