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英身形趔趄,差点往后摔倒,不由大骇,急声道:“大姐,你想要就拿些去,给我留点就行!”
小主,
妇人毫不客气,从竹篓里掏出一大堆废品,放入自己背篓里,挥了挥手,不耐烦道:“给你留点,我已经很和善了。赶紧去其他地方,莫站在这里,碍眼。”
周淑英爬上公路,扭头看看背篓里所剩无几的劳动成果,再俯视一眼阴沟里掏废品的老妇,深深叹息一声。
这位来自江家湾的老师娘子没想到,自己竟然沦落到捡垃圾地步,还被人欺负。人说乡下生活不易,原来县城生活才是真正的不易。要不是陪儿子读书,谁愿意来到这个喝水都得花钱的鬼地方生活呢?若是疼妻入命的丈夫还在世,一家人在江家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即便日子苦点累点,也觉得饮水甜。
妇人突然鼻酸,忍不住掉下眼泪。
上午,周淑英只捡到半篓废品,废纸占多数,仅有几个相对值钱的矿泉水瓶,遂去外南街废品站卖了,换得一元七毛钞票。
手里拽着今天的收入,妇人背着空竹篓,脸上带笑,上午被人赶走的委屈和腰酸腿疼一扫而尽,满脑子盘算着,有了好开头,下次就能捡得更多,挣钱也就越多,给儿子买棉衣时就有机会挑选更漂亮的。
从围城公路转入鸡鸣巷小道时,周淑英突然觉得有些头晕,遂坐在路边歇息,取下手套,双手相互揉搓冻得僵硬的手指。
时候已经中午,返回鸡鸣巷的行人逐渐增多,瞧一眼衣着陈旧、满脸疲惫的妇人,脚步匆匆而去。
三个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的小学生飞奔而来,相互追逐打闹,连路边菜地里的蔬菜无辜遭殃,不是将包菜踩得稀烂,就是拆散了菜架,一片狼藉。
周淑英温声提醒:“小朋友们,注意哦,别进菜地,菜农伯伯们会生气的,到时爸爸妈妈会揍你们呢!”
一个年纪稍长的男孩瞪着眼,撇嘴道:“拾荒婆,捡你的垃圾吧,管得真宽。”年纪最小的男孩懂得礼貌些,笑着说:“大婶,赶紧回家吧。”
周淑英抿嘴一笑,将脖上围巾紧了紧。
年纪稍长男孩飞奔而过,顺势抬腿,用力将背篓踢飞出去好几尺远,滚落在水沟里,人影已经远去。
紧随其后的两个男孩怔了怔,瞅着路边大婶脸上的微微笑意,似乎并未生气,也就不再忐忑,疾风掠过般追上去。
妇人缓缓起身,捡起背篓,一瘸一拐回家。
见着淑英妹子,德婶连声问吃过午饭没有,刚才等了许久也没见她回来,他老两口只得先吃,说锅里饭菜还热乎着呢。
周淑英尽量掩饰劳作后的疲惫,含笑致谢,客气回应已经在街上吃过午饭,遂告别德婶,回到自家出租屋。
妇人放下竹篓,走到床头桌前,拿起丈夫的遗像,轻轻抚摸,泪水夺眶而出,顺颊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