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打算下决心重建河西走廊,李唐肯定要把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设计避开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所有地震灾害。
这也是李唐没有下令阻止沙州、瓜州、肃州、甘州四地居民往西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西北的历史既然让李唐有机会重新演义,李唐当然要把大西北和大西南地区有可能发生大地震自然灾害的地区全都划成无人区。
数以亿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任凭李唐在这个时代挥洒蓝图,李唐没理由再在地震带上面建立人口密集型城市。
至于后世中原大地不断发生的洪涝灾害,李唐觉得这是人祸更胜于天灾。
只需在黄河、长江等主要内河流域沿岸大力发展植树造林运动,一定能把大自然形成的洪涝灾害降到最低。
李唐此行甘州,除了公干,也想顺道见识一番这座有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美誉古都的历史人文风情。
自西汉霍去病北击匈奴彰显大汉天朝武威在这里设置张掖郡,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沮渠蒙逊在张掖建立北凉国,这座古城的社会文明达到了一个历史空前的高度。
沮渠蒙逊统治的北凉国,大力发展农业,倡导儒学,并且大力扩展与西域诸国的文化交流,继承并发扬大汉文化。
这位北凉国王不但推广佛教,翻译佛经,开凿佛窟,而且还以当地音乐、歌舞与龟兹乐相结合,创造新的音乐《秦汉伎》等措施,使张掖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一度成为北方我国佛教的中心。
当时的北凉国,就是东土中原与西域通使的商贸中介。
北魏时期,《秦汉伎》传入中原,称《西凉乐》,成为北朝宫廷的“国伎”。
张掖的佛教音乐传入中土,称《西凉州呗》,是为北朝佛寺的法乐。
到了唐太宗开创的初唐时期,大唐朝廷在张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旧唐书》记载:
“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丰收稔,一缣数十斛,积军粮数十年”。
可以说,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河西走廊的国际贸易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张掖也一举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经济的繁荣,自然促进了文化的昌盛。
唐高僧玄奘去印度(天竺)取经,途经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