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东北,长城之外,一小群骑兵正奔驰在丘陵之间,翠绿的草地和蔚蓝的天空美不胜收,不时天空中传来苍鹰尖锐高亢的鹰唳,大自然的壮美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可如此美景,这群骑兵却视而不见。
此时已经来到中平四年(187年)10月份,可温暖的阳光依然有些刺眼,太史慈抬手放在眉头,仔细的观察着四周的动静,一点微小的异常也不放过。只见其脸上胡子拉碴,眼神中难言疲惫,无论是他还是其他人,身上都沾满了泥土草屑,可见已经好多天没有打理了,此时太史慈已经21岁了,早已没了年轻稚嫩的样子,而是多了不少成熟和沧桑,皮肤不复白嫩,变得发黄粗糙了很多。本来太史慈20岁就可以出师,不需要再混迹在军伍中,只是赵云比太史慈还小两岁还没到年龄,太史慈特意多留两年与赵云一起,而且并州局势很紧张,百姓时时生活在危险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太史慈也不忍撇下奋战的同袍独自离开。
自从太史慈加入并州军以来,北部的胡人一直动作频频,自中平元年(184年)将鲜卑王魁头从云中郡赶跑后,魁头一直不甘心,频频做出小动作,还笼络南迁的匈奴各部,使得处于防守方的并州军疲于奔命,每年都要与南下的鲜卑人打几个月,内附的南匈奴部也因为护匈奴中郎将的频繁征召助战而怨声载道,因为不管是汉军还是南匈奴各部,这几年都损失了无数儿郎,埋骨在大地的各处。
胡人南下频繁更多是因为天气越来越冷,降水越来越少,汉人的水稻种植区都从关中黄河一线退到长江流域,青州冬天水能结尺厚的冰,更靠北的草原只会更加难熬,不少胡人仅依靠靠放牧根本维持不了生存,不得已之下,要么内附,要么加入南下的大军去抢汉人的粮食,这也是为何胡人总是在8-9月份南下的原因,因为汉人的庄稼刚好收获。
而今年好像都商量好一样,八月,幽州故中山太守张纯反叛。灵帝诏发南匈奴兵,随幽州牧刘虞进讨张纯。南匈奴单于羌渠派两个儿子左贤王於夫罗、右贤王呼厨泉兄弟率数万亲军入关参战。
而就在这个时候,鲜卑王魁头又挥军南下,数万大军长驱直入,虽然被赶走了,但数个郡都遭到了洗劫,并州刺史张懿急命吕布追击。
就在大伙费尽力气将魁头赶走时,匈奴修屠各部又乱了起来,张懿又连忙指挥大军入西河郡平叛,独剩下吕布率领的并州狼骑孤军追击魁头,真可谓是屋漏恰逢连夜雨。(南匈奴内附被安置在西河郡,黄河几字形内部,王庭设于美稷县)
太史慈现在所在这片丘陵在现代的话隶属于阴山山脉的阴南丘陵,过了阴南丘陵再向东北方向200多里,走几天就到了鲜卑王庭弹汉山(今大青山),王庭附近是鲜卑的大本营,到时候会有部民接应,再晚一些就失去了堵截的机会了。
这时,前方一骑跑来,来到近前,是当年那叫小军的士兵,此时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小军道:“军侯,胡人扎营了,就在前面30里处。”经过这几年的战斗太史慈又升官了,成了管200人的军侯。
太史慈点点头道:“继续侦察。”
“喏!”小军应了一声又转头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