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车是在隋朝时候发明的,兴于唐朝。而最早的汲水大型工具是翻车,也叫龙骨水车,始于东汉,三国时期的发明家马钧改进之后才广泛推广,还要几十年以后,是用人工将水提起来,而不像筒车是自动进行的。
太史慈也不知道需要多少竹筒最合理,随便定下24个汲水竹筒,同时设计了24根肋条相呼应。
刚设计完没多久,太史洵武带着人扛着木头竹子浩浩荡荡的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些看热闹的乡亲,淳于氏也跟了过来。
太史慈选出最粗的木材为轴,裁下一丈长短竖直放在地上,并插入地下两尺,将一些细长木材裁成1丈长短,24根呈放射状均匀的连接在轴上,又在轴的中部再固定24跟不到一丈的木杆为肋,再用竹子在边缘互相连接,便成了两个互相连接的轮状结构,两个轮之间用三尺木条固定,并开口向上,斜着固定一个竹筒,主体便完工了,太史慈又在竹筒旁边向外方向竖着固定一片木片,这样可以增加水流的推力。
指挥大家在河中间立起两个相距四尺余,高度高出水面5尺多的巨大底座。此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闻讯而来的里长命大家点起火把,给太史慈等人照亮,河边这一小片地方亮堂无比。
最后,太史慈在轴的最顶端,做了个小的圆轮,直径六尺,这是为了如果水流速度不够筒车转不起来的话,就用人来转动这个圆轮,让筒车动起来。
忙活了半宿,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个大家伙终于做了出来,又在肋和肋之间固定一番,太史慈猜测应当足够坚固了,便指挥大家将这最重要的部分举起来安装到底座上去。
“嘿呦!嘿呦!”头一次摆弄这么大的东西,大家都有些不熟练,这也是太史慈没做的太大的原因,一般的筒车都是直径10米上下,还有20米的,太史慈考虑到工序时间和难易程度的问题,最后选了5米左右直径这个不大不小的长度。
在一头绑上绳子,一群人一起用力,终于把筒车从地上拽了起来,看着筒车吱嘎吱嘎的呻吟声,太史慈一度担心这玩意会散架,这样大家这么久的辛苦就白费了。
幸好大家的手艺还不错,大家伙听从太史慈的指挥,将筒车确定好里外,一点点的抬到了底座上。
“轰隆!”
筒车砸在底座上,发出巨大的响声,摇摇晃晃一会,终于固定下来,随后,在水流的作用下,筒车缓缓的转动起来,由慢到快,一个个竹筒带着水运动到顶部,再顺着角度将水倒掉,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