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起来,淳于氏没去田里,等太史慈醒来吃过饭之后,淳于氏带着太史慈拎着那条3斤多的鲤鱼走出了院子。
太史慈跟着淳于氏向村子中心走去,越走越宽敞,最后走到中心广场,边缘有口井,几颗大树长在旁边,树荫盖住好大一片地方,几个年纪有大有小的妇人带着孩子在树荫下闲唠嗑。
看淳于氏带着太史慈走了过来,一个妇人大声问道:“弟妹!这一大早要干嘛去啊?”
淳于氏笑了笑,举了一下鱼示意一下说道:“送我儿去族学读书,里长答应的。”
那个妇人叫了一声道:“哎呦,那敢情好,太史慈以后要做文曲星啦!”
“瞧您说的,就是识个字罢了,文曲星不敢想。”再与余下妇人闲扯几句,淳于氏走进一个岔道。
没走多远,太史慈就听到稚嫩的和声,再走近一些,太史慈听清了他们在念的文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那是论语的学而篇,是汉时的启蒙书籍。
淳于氏轻手轻脚的打开院门,院子里十几个孩童一列列跪坐在地上,用树枝在地上练字,一个中年男子一边在孩子间走来走去,一边说着字的要点,看到两人进来也当没看见,认真的教学,太史慈歪过头看去,孩子们在写的是个“时”字,对于孩子们来说字确实有些偏复杂了。
穿过院子走到大堂门外,二人也不出声,恭敬的等着,里面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好似完全没有看到对向走来的二人,拿着竹简带领着下首数个半大孩子摇头晃脑的诵读《论语》,那一册竹简都包浆了,可见已经翻阅了无数次,可依然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淳于氏带着太史慈静静的等着,听两位先生教导孩子,等了许久,老者终于停了下来,沉声说道:“休息一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