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海都的野望

西域,帝国岭北行省北部,窝阔台一系诸王的大本营—汗王王庭。

十月的西域,已是大雪纷飞,王庭的一个巨大的王帐内,围着一圈王公,炭火烤的王帐内暖洋洋的,主座上端坐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正是窝阔台这一系的汗王—海都。

海都已经喝得半醉,他斜着眼看着座位上的诸王,心里却在叹气:这些人个个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窝阔台这一系的辉煌,不知道何日才能实现。

过去二十多年来,他屡屡兴兵,发誓跟大帝不共戴天,本来拖雷系的阿里不哥,曾经跟他这一系达成过和议,但随着大帝击败阿里不哥,号称“薛禅汗”,一切都变了。

他跟大帝个人其实没有什么恩怨,但是自从蒙古大汗的主脉从窝阔台系变为拖雷系后,这两系以及围绕这两系的斗争,就成为整个蒙古帝国最大的内斗了。

年轻时,因为实力不济,他也曾想放下恩怨,跟拖雷系的王公们改善关系,得到了继位大汗阿里不哥的支持,当时,争夺大汗之位的仅拖雷系就有两人—阿里不哥和大帝。

为了得到窝阔台一系的支持,或者起码在跟大帝争夺时,这一系不要在后方挑起战事,阿里不哥开出了非常优惠的条件,窝阔台一系不仅将得到整个岭北行省,还能得到青藏宣政院的地盘,同时甘肃东部和整个陇西甚至川北,都可以让给窝阔台一系。

虽然这个条件还达不到重夺窝阔台一系辉煌的结果,但是,如果能够实现,那以海都为首的窝阔台诸王,无疑将成为除入主中原的元帝国以外,蒙古诸部中最强大的存在。

可惜,阿里不哥败了,大帝完全不认那个什么和议,别说甘肃东部、陇西和川北了,青藏宣政院也没他们啥事,更过分的是,连他们一直居住的甘肃西部、河套平原和青海北部,也被大帝收回。

大帝还沿着整个岭北的外围,沿青藏、甘西、河套设置了一系列的城堡、卫所和防线,不惜动用帝国近半的资源和兵力,维持这些卫所和防线,甚至,有几次,还越过防线,深入岭北,意图将他们一网打尽,起码要打到他们臣服为止。

在这种情况下,窝阔台的子孙只好奋起反击,海都就在那时候被诸王议政会推举为汗王,带领这一系向大帝抗争。

不过,随着海都屡战屡胜,威望不断提高,那个诸王议政会实际已被废除,这里,就是海都说了算,有不愿听命的,哪怕是王公贵族,海都也毫不客气,3年前阿术大军把后方储备一扫而空的时候,海都就斩杀了3个王爷。

但是,大帝的根基和资源,岂是海都打几场胜仗就能撼动的,何况海都内部不稳,这也是这些年来,海都虽然在战场上几乎从无一败,但是地盘、人口和资源,却还是被打的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

其实,很早以前,海都就意识到,靠这点资源人口,不可能跟大帝一争高低,所以,他也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保持跟大帝的和谈,意图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胜利迫使大帝让步,起码把甘肃、青海和河套让给他们;

二是采取蚕食方针,一点一点的从岭北向对方的防线延伸,尽可能的多占些地方。

但是,大帝完全不吃这套,在大帝征宋和征东,以及平定一些大的叛乱时,他曾经达到过想要的目的,但一旦大帝回过手来,就总能集中比他大几倍甚至是好几倍的人力物力反攻过来。

他的资源有限,内部又不稳,每当大帝全面反攻的时候,诸王总是震恐不已,甚至这位汗王自己的弟弟,都没什么信心,更有甚者,直接写书向大帝乞降,他曾不得不杀掉过2个这样的内奸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