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顾山子自己开,基本上都会开到二三十码。
但是今天严老太坐在自己车子上。
车头后面又装着两个大缸。
顾山子开的极稳。
一直都是以十几迈的速度前进。
严老太觉得新鲜极了。
再加上自己现在正在做一笔大买卖心理,还有点兴奋。
只要把这两口缸拉到华光镇,找人修一修。
自己就能进账整整1万块钱了。
“山子,你这拖拉机还真不错,坐在上面,凉快极了,哪怕是大夏天的,也不怕有这个风,太阳再大,也不会热到哪里去。”
顾山子:“哈哈哈,奶奶,你说的没错,车子开的越快风就越大,我现在开的算慢的呢,我要开的再快一点,风还要大呢,奶奶你要不要试一试?”
严老太连忙摆摆手:
“哦哦哦,不用了不用了,那不用了,现在这个速度,我觉得已经挺快的了,你就安心的这个样子开吧。”
顾山子:“好咧,奶奶。”
二三十公里路。
平时一个多小时就能开到。
顾山子今天整整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开到了隔壁华光镇。
又一路打听到华光镇的城东路。
又顺着城东路一路开到底。
严老太记性不错,把那个中年妇女讲的路线记得清清楚楚。
开到城东路到底之后,严老太抬眼一瞧。
还真有一个店铺开在那里。
上面挂了个牌子,上面写了几个字,严老太不认字。
严老太指着牌子说道:“山子,这牌子上写的是啥?”
顾山子一看,念道:
“奶奶,这上面写着,老毕祖传修缸。”
严老太一听。
对喽,那师傅确实是姓毕。
运气不错,一下就找对了地方。
严老太:“山子,去看看,里面有没有人。”
顾山子上前,门是虚掩着的。
推开门,往里一看。
一个六七十岁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里面干活呢。
“奶奶,有人,一个老头。”
严老太:“好好好,那就对了。”
顾山子:“奶奶,要不要我帮你把缸搬进去?”
严老太一声令下:“搬。”
顾山子:“好嘞。”
顾山子又小心翼翼,吭哧瘪肚的,把严老太两个大缸搬到了老毕祖传修缸的院子里。
严老太想了想。
小主,
还是不要让顾山子知道她在干啥了。
那女的说的对,得闷身发大财。
要是让顾山子知道了自己这两口大缸,是宝贝,价值1万块钱。
说不定会起什么歹心思。
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太太,能拿他一个30多岁铁棍打不死的小伙子怎么着啊。 海棠书屋
到时候顾山子把自己这两个宝贝抢走,自己都没办法。
再说了。
钱财不可露白,不能让顾山子知道自己发了大财。
严老太对顾山子摆了摆手道:
“行了,山子,辛苦你了,那个,我找老毕师傅说点事儿,你去外面拖拉机上等我吧,一会儿,完事了我再叫你。”
顾山子:“奶奶,我陪着你吧。”
严老太:“不用不用?你去拖拉机上等我吧。”
顾山子:“那那,那行吧,奶奶,你完事了叫我啊,我就在外面,你吼一嗓子,我就听到了。”
严老太:“好嘞好嘞。”
顾山子出去了,严老太把门一关,拄着拐杖走上前。
对着正在专心致志干活的老毕师傅说道:
严老太:“你好,请问你是老毕师傅是吗?”
老毕师傅干活干的正专心。
正在对着一口小水缸,涂涂抹抹,没听到严老太说话。
严老太一看,果然是高人呢。
在干活的时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自己手上的活。
于是便提高了音量又说道:
“你好,请问,你是老毕师傅是吗?”
老毕师傅这回是听到了,抬眼一瞧,点点头道:
“是我,你是哪位?”
严老太:“哦哦,是这样的,老毕师傅,我们家呀,有两口水缸,年头有些久了,豁了口,缸身上,也有一些裂纹,听说老毕师傅手艺精湛,是祖传的锈缸老师傅,所以就想请老毕师傅,帮我把这两口缸给修一修。”
老毕师傅把手上的东西一放,站起身:
“没错,我这儿就是祖传的修缸手艺,传到我这儿第3代了。”
严老太心里一乐:
“哎呀,那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我今天是特地找过来的,也是听到了老毕师傅你的名声,都说你手艺好,我家离这里30多里地呢,真的是特意过的。”
老毕师傅:“哈哈,附近的人都知道我老毕的手艺堪称完美,你能从30多里地的地方找过来,我一点都不惊讶,最远的一个人从200里地的地方都找过来了,也是让我帮她修一个家里面祖传的瓷器。”
严老太:“哦哦哦,那怎么样?最后帮她修好了吗?”
老毕师傅:“哈哈哈,这位老姐姐,瞧你这话说的,这世界上就没有我老毕修不好的瓷器,人家满意的很呢,说没有白跑这200里地。”
严老太一听这话顿时就放心了:
“好好好,老毕师傅,那这样你帮我看一下,我这两口缸,该怎么个修法?”
老毕师傅:“行啊。”
老毕师傅走上前,围绕着严老太家那两个水缸,细细的端详。
时不时的还拿小锤子敲一敲缸身。
耳朵贴在缸身上。
边听边点头。
又把缸平放在地上,去看缸底。
看了足足有一支烟的功夫。
一旁的严老太,见老毕师傅做事情如此谨慎仔细。
更加是一点都不敢催。
老毕师傅看的差不多了,对严老太说道:
“老姐姐,你这两口缸可不是普通的物件啊。”
严老太心里再次大喜,但是她装作,不知情的口气说道:
“唉呀,哪里呀,老毕师傅,我这两口缸啊,就是家里面用来腌咸菜,和平时喝水的水缸,就是个普通的缸,在家里都已经用了六七十年了,最主要这两口缸啊,用的时间久了,有感情了。”
“前几天我发现这两口缸身上都有裂纹了,再不修的话,恐怕也用不到我死了,哎呀,你看看老毕师傅,我这一把年纪的人,就是念旧,你让我又买个新的缸吧,也不是买不起,就是觉得有点舍不得,这两口老缸可是用了一辈子的,所以就想着把她们修一修,至少用到我死。”
严老太太门槛也很精。
没有说我修好它之后转手就要去卖1万块钱。
她就怕人家知道了。
她这两口缸是很值钱的宝贝之后,对她狮子大开口。
所以故意说的轻描淡写。
老毕师傅:“哈哈哈,老姐姐,看样子你还不知道你这两口缸的价值,我来跟你说道说道吧。”
严老太心里已经想着,难道被人家一眼看出来了。
这世界上识货的人这么多。
故意装作不知道说道:
“好啊,老毕师傅,那你给我说道说道。
老毕师傅从腰里抽出旱烟,慢吞吞的点上一锅旱烟。
现在虽然都流行抽香烟了。
可是稍稍上点年纪的人,还是习惯性的抽旱烟。
旱烟的劲儿大,抽起来痛快。
抽惯旱烟的人抽香烟觉得跟玩儿一样,解不了乏。
老毕师傅抽了两口旱烟,慢条斯理的说道:
小主,
“老姐姐,我这话说出来啊,可能得吓你一跳,你这两口缸啊,非同寻常,绝对不是农村普通的咸菜缸,我刚才已经仔细看过了,这两口缸,差不多是清朝同治期间的古董。”
严老太这回可没装,她是真没听懂,眨巴着眼睛问道:
“同志???哪个同志???”
老毕师傅仰头一笑道:
“哈哈哈哈哈哈,老姐姐你可真逗,我这个同志啊,不是你嘴巴里说的那个同志,你说的那个同志是革命同志,我说的同治是一位皇帝,清朝末期的一个皇帝,那些个皇帝不都有自己的名字吗?”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接下来一个就是同治皇帝了,这个同治皇帝啊,死的早,才19岁就死了,所以他那一期的古董啊比较少,恰巧你这个两口缸,就是同治皇帝期间的古董,那可真是十分稀少啊。”
严老太大惊。
昨天那个女人,只说自己这两口缸距现在已经有100多年了,是个古董。
可是具体是个什么古董,她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但是今天老毕师傅,把这两口大缸的来历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原来是一个叫同治的皇帝时期,造的这两口大缸。
而且还是十分稀少的。
这么说来,自己家里真的是有宝贝。
六七十年了,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
还把它当做咸菜缸来腌咸菜,真是暴殄天物。
作孽作孽呀。
自己真的是有眼无珠啊。
不过幸好,现在知道也不迟。
严老太连忙激动的问道:
“老毕师傅,你可,你可真是高人啊,你就瞧了一瞧,就看出了我这口缸是哪个皇帝时候做的?真是厉害呀,那,那,那我这个?是不是是不是特别值钱呀?”
老毕师傅边抽又抽了两口烟,点点头道:
“老姐姐,我来给你算一算啊,如果从同治元年算起的话,那就是1862年,那么到现在差不多有150年的历史了,你这口缸真是不得了。”
“最关键的是,同治期间的古董在市场上可是极少见的,你这两口缸确实是非常值钱的,要知道,市面上像这么大口径的缸,绝大部分都是民国期间的,那个档次就要差很多了。”
严老太听着心里更加大喜。
自己的家里这两口缸,真是宝贝中的宝贝。
离现在已经有150年了。
在她手上也已经有60多年了。
看样子自己真是要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