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再一次展现了他对自己以及班集体荣誉毫不在乎,正好是监考老师的班主任气得简直吐血。
然而更让人吐血的是,两天后评奖结果出来,张不凡荣获此次比赛的第二名,而另外两个被寄以厚望的并且坚持到规定时间才交卷的,一个只获三等奖,另一个干脆没获奖。
然而,这也是张不凡作文方面的唯一高光时刻,他在舞台上不断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作文却仍然没有一次被拿来当范文读过,所以,那次第二名,似乎就真的只是行了一次狗屎运。
不过,后来刘利敏曾经问文选老师,怎么会选一个从来没写出过优秀范文的张不凡代表班级参加比赛,还竟然获了奖。
文选老师说,平时不给他高分,是看不顺眼他写作文的态度,从来不打草稿,提笔就写,写了就交,从不检查修改,这态度真让她生气。
可是他文章里的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他文学素养不错,语感好,特别在古典文学有相当造诣,有些典故信手就拈来,连她也要查了才知道。
而且,他的文章往往很流畅,一气呵成,节奏感很好,可读性很强,所以他的文章,她不愿当作范文选读,但经常忍不住阅读好几遍。
文选老师还说,那次比赛评他第二,有好几个老师替他不服,认为他应该拿第一,其中就有公认的银城第一笔——文学社指导老师朱朝吾。
当然那次作文比赛他可能还算认真吧,至少还检查修改过,虽然只是直接在原文里做小删小改,但是效果还蛮好的,主要是这种小删小改,把整体性给加强了。
听文选老师一说,刘利敏好奇地把张不凡交来的作文本拿过来看,有点相信文选老师的话了。
潦草是蛮潦草的,但细读下来,确实文气流畅,用词平常但精准,连偶尔出现的病句,都有一种怪异的美感,确实有时搞笑有时感动,但分数全部都只有70多分的样子,没有一篇是80分往上的。
说了这些后,文选老师还说,这些话不要告诉张不凡,尾巴翘起来了以后作文就更不会好好写了,不知道这几年里,有没有机会欣赏到他以百分之百的态度写出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