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疼的事,陆瑜也不让两兄弟看其他书,翻来覆去就是看四书五经,而这些书陈献章早就让两兄弟看了无数遍了。
这得是多无聊的一件事!
两兄弟心里开始嘀咕,相对于跟着陆瑜这个糟老头子读书,是不是老朱说的去东宫军研院或者工部工科院挂个职更有意思?
但两人还在犹豫。
都十二三岁的人了,早就懂事了,知道一旦去了东宫军研院或者工部工科院,那就意味着以后就得给老朱分担压力了。
再也没快乐的青少年时期了。
所以两兄弟决意再坚持坚持——陆瑜不是要致仕了,那就看谁熬得过谁。
对此,朱见济假装没看见。
这本来就是陆瑜的阳谋!
太子和朱佑桤都不想去朝堂部门实习,那就用读书来磨他们,等他们自己受不住枯燥日子了,自然就喜滋滋的跑去实习了。
嗯,实习是朱见济的说法,当下的说法,叫任职辅政。
而在这段时间,内阁票拟的事情终于完善后落实了下来,从广安十二年六月开始,所有章折都先由内阁票拟之后送递乾清殿。
由司礼监负责送递。
原司礼监太监舒良退下去,担任内官监太监,由广安帝的心腹太监戴义出任司礼监太监,另一个小太监张让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负责朱见济贴身事宜。
而东宫主事太监则由太子朱佑桢的心腹太监吉祥出任。
这一番变动后,朱见济骤然觉得相对轻松了许多。
相对而已。
比如一些民生政事,内阁票拟之后,朱见济批个朱就行了。
可以不用再到大小朝会上讨论。
但现在大明的疆域太大了,相应的,国家事务也太多了,而很多干系重大的事务,还是需要由他来亲自裁决。
例如,一大早锦衣卫指挥使刘敬就来求见。
结果咱们的大明广安帝还在后妃的肚皮上做梦,张让也不敢去喊——昨夜陛下寝殿里的烛火可是见证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厮杀。
陛下很累。
刘敬也不急,好整以暇的在文华殿外面吹着风扇喝着冰镇的葡萄汁——这是大夏天时候,陛下给前来觐见的臣子的福利。
结果才一会儿功夫,兵部尚书何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