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科研团队针对侦察小队在“迷雾星”附近遭遇的不明生物展开了深入研究。科研人员们仔细分析着侦察飞船带回的各种数据,包括不明生物的外形特征、能量脉冲频率、对武器攻击的反应等。他们利用先进的模拟设备,试图重现不明生物的攻击场景,从而找到应对之策。
在“星耀科研中心”的大型实验室里,首席科学家艾丽带领着一群科研人员围在巨大的全息模拟台前。模拟台上,呈现出不明生物攻击飞船的虚拟场景,能量脉冲的波动和飞船护盾的反应都被精确模拟出来。
“大家看,这些不明生物释放的能量脉冲具有一种独特的频率模式,与我们已知的任何能量形式都有所不同。”艾丽指着模拟台上闪烁的数据说道。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提出疑问:“那我们能否开发一种频率干扰器,针对这种特殊频率进行干扰,从而削弱它们的攻击?”
艾丽沉思片刻后回答:“这是个值得尝试的方向。但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这种能量脉冲的产生机制,才能准确地进行频率干扰。”
于是,科研团队兵分几路,一部分人继续研究不明生物的能量脉冲,试图解析其产生的根源;另一部分人则开始着手设计频率干扰器的原型。
在研究能量脉冲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这些不明生物的身体内部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器官,类似于能量发生器,能够产生并控制这种独特的能量脉冲。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破坏或干扰这个能量发生器,或许就能有效阻止它们的攻击。”一位生物学家说道。
与此同时,负责设计频率干扰器的团队取得了初步进展。他们根据不明生物能量脉冲的频率特征,设计出了一款小型的频率干扰器模型。在实验室的模拟测试中,频率干扰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能量脉冲的频率,降低其对护盾的破坏效果。
“虽然目前的干扰效果还不是很理想,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干扰器的性能,提高干扰强度和范围。”团队负责人说道。
在联盟科研团队努力研究应对方法的同时,更多关于不明生物的报告从宇宙边缘的各个区域传来。这些不明生物似乎在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它们频繁出现在一些小型星系的周边,对星际航行造成了严重威胁。一些小型的星际贸易飞船在遭遇不明生物后,因无法抵御攻击而遭受重创。
“这些不明生物的活动愈发频繁,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在科研团队研发出有效应对措施之前,我们需要加强宇宙边缘区域的巡逻和防御。”林峰在联盟高层会议上说道。
林悦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我们要确保各星系之间的贸易航线安全。同时,继续收集关于不明生物的信息,为科研团队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联盟迅速组建了多支巡逻舰队,加强了对宇宙边缘区域的巡逻力度。巡逻舰队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武器系统,随时准备应对不明生物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