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唱罢,王韶含笑拊掌,随即摆手,令王大卫速去“工作”。年叔也一同被“赶”了出来。
书房内,王韶闭目沉思。他的工作可比王大卫多多了。
撤军,没那么简单。谁走?谁留?西海现在是真空状态,也得安排人去驻防。撤军的顺序,谁先?谁后?相距多少里?辎重如何安置?撤到哪里?
王大卫在西海弄的那套简直像笑话。可,他就是运气好,愣是没出事儿,你又能说啥?
还有更远的规划。王韶要“带走”很多人,这些人走后,边防如何布置?常备军不能太多,因为河湟眼下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会议记录的字里行间写得清清楚楚,王韶都看过。
那就只有“藏兵于民”。但,怎么藏,却是个大问题。志愿,一共三军,十几万人。必须得有一个非常“合理”的方案。
虽然这些麻烦事儿王韶早就想过,备选方案也在心里存了好几套,但,跟王大卫聊过之后,还得改。
改着改着,忽然怒从心头起——老夫在这儿殚精竭虑,二郎那混账东西却在河州风花雪月......
也罢!那件事,也很重要。
二郎的眼光不错,那位张小娘子很合老夫的心意。就如十二所说,一大家子人不能都是只会花钱的,得有能挣钱的才行啊!
老夫年轻时还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如今看来,是老夫错啦!有钱,的确能轻松解决掉很多麻烦。虽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这么干,但至少可以让老夫不用把精力浪费在那些蕞尔之地,便能多活几年。
俺老王家的基因,也确实需要改良一下。
是的,王韶懂基因学说。当然不是从王舜臣那儿学来的,那个一听就不靠谱。他是跟潘孝全学的,绝对正宗。
只是,王韶学过之后更加懊恼。因为,学晚了。
最早的时候,是王厚先结交了王大卫。并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他们俩在汴梁结伴游历。
以王厚的眼光和手段,必当不会放过这等惊世之才。然而他却什么都没做,究其原因,自然只有“同姓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