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瞪了她一眼:“你个小丫头,懂什么!这等书流传出去,让别人怎么看我们荣国府?宝兄弟,你要是再敢胡闹,可别怪我不客气!”说罢,将书狠狠扔在地上,转身离去。
望着王熙凤离去的背影,贾宝玉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奈。雪雁蹲下身,捡起地上的书,轻轻拍去灰尘,递给贾宝玉:“二爷,您别往心里去,二奶奶就是脾气急了些。”
贾宝玉接过书,苦笑道:“我不过是想让世人看到这世间的真情与虚幻,没想到竟惹出这般麻烦。”
李纨也走上前,安慰道:“宝兄弟,你也别灰心。这事儿暂且搁一搁,等风头过了,再做打算。”
贾宝玉点点头,心中却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风月宝鉴》流传下去。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他对世间万物的感悟与思考。
回到怡红院,贾宝玉将自己关在房里,对着《风月宝鉴》发呆。他想起雪雁的提醒、李纨的担忧、王熙凤的怒斥,心中五味杂陈。他不明白,为何自己的一片苦心,却得不到理解。
正想着,林黛玉轻轻推门而入。她看到贾宝玉满脸愁容,忙问道:“宝玉,你这是怎么了?”
贾宝玉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林黛玉听完,轻轻叹了口气:“宝玉,你又何必如此执着?这世间之人,多是被功名利禄、规矩礼教所束缚,又怎会轻易接受你的想法?”
小主,
贾宝玉抬起头,望着林黛玉:“林妹妹,难道我们就该随波逐流,放弃自己的追求吗?我写这《风月宝鉴》,就是想打破这虚伪的世道,让世人看到真实的人性。”
林黛玉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既感动又心疼:“宝玉,我懂你的心思。只是这一路,怕是艰难险阻不断。你若坚持,我便陪着你。”
贾宝玉握住林黛玉的手,眼中满是感激:“林妹妹,有你这句话,我便有了勇气。哪怕前方荆棘丛生,我也绝不退缩。”
此后,贾宝玉表面上收敛了许多,不再公然谈论《风月宝鉴》的流传之事。但他却在暗中寻找机会,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总有一天,这书会被世人所认可。
一天,贾宝玉偶然得知,城外的一座古寺里,有一位云游高僧,学识渊博,对世间万物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心中一动,决定前去拜访高僧,听听他对《风月宝鉴》的看法。
第二天天刚亮,贾宝玉便瞒着众人,带着《风月宝鉴》,悄悄出了荣国府。他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古寺。古寺清幽宁静,香烟袅袅,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在寺僧的引领下,贾宝玉见到了高僧。高僧面容慈祥,目光深邃,他接过贾宝玉递来的《风月宝鉴》,细细翻阅起来。
许久,高僧放下书,微微一笑:“公子此书,虽写风月,却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世间之人,多被表象所迷惑,而公子能以文字为镜,映照出人性的善恶美丑,实属难得。”
贾宝玉心中一喜,忙问道:“大师,那依您之见,此书可有流传的价值?”
高僧微微点头:“自然有。只是这世间之路,本就坎坷,公子若想让此书流传,需有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贾宝玉深施一礼:“多谢大师指点,宝玉定当铭记于心。”
从寺庙回来后,贾宝玉更加坚定了让《风月宝鉴》流传的决心。他开始四处寻找志同道合之人,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