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弘佛之途

崛起后周 书香盈案 974 字 24天前

此时的柴宗训看来仿佛带着一股王者之气,给一种盛气凌人之感。让文益真正觉得害怕并不柴宗训或是柴荣,而是柴宗训那番言语真正的切中了要害。

佛门在大周的铩羽似乎并不需要多说明什么了,可真正让文益担心的却是南唐。李煜之父李璟在位之时,其实佛门与不南唐之间已是多有龌龊,只是因为有后周这个强敌在侧,加之李璟也是不算昏君,知道以大局为重,所以佛门和南唐当政者之间才看起来一团和气,所有矛盾都被掩盖了。

可李璟死后,李煜继位后矛盾就逐渐突显了起来。尽管文益知道李煜并明君之才,但李煜新继位,却想在人前表现出一幅明君来的样子。

对于后击这个强敌,李煜还没狂妄到那个地步,于是便将主意打到了佛门之上,使得南唐和佛门之间嫌隙渐渐暴露出来。以前文益一直认为这不过是暂时矛盾,一旦等李煜明白后周才是他真正的敌人,而佛门则是是南唐助力,这样的矛盾自然会化解于无形。

但听过柴宗训之言,文益才知道这样的矛盾根本无法化解,隐藏得越久,暴发的时候便会如火山喷发一般,引发地动山摇。

这也是为何文益会北上后周的最大的原因,若是南唐与佛门决裂,走到一发一不可发拾的地步,文益也想为佛门多留一条后路。况且!文益也十分清楚:南唐绝对不会是后周的对手,这一点几年之前的一战已然证明了。

看到文益面如死灰的样子,柴宗训知道自己的话说得有些过了头,又是惹得这老和尚一怒而去那便是弄巧成拙了。

“大师!请恕小子直言,大师比弘扬佛法之心让小可敬佩无比,只是……”文益抬起头看向柴宗训,“只师小子觉得大师所用的方法错了。”

“此话何解?”文益问将道。“在大师看来,让越来越多人信奉佛法,让越来越多人拜入比丘门下,或建更多的寺庙,那便证明佛法大行其世,这点看在晚辈看来却是大错特错。”柴宗训之言让文益大惑不解。 二七小说

“大师在这乱世之中,可以凭借佛门的优势让更多的拜入佛门之下,可这又能代表什么?在小子看来除了白白消耗你们佛门数百年集攒的力量外,其实于弘扬佛法丝毫无益。”柴宗训说到这里,文益连忙说道:“还请太子继续说下去。”

“大部分选择拜入佛门,并不是他们真正的的信奉佛法,而是想在这乱世之中苟延残喘,保全性命罢了,更多的则是为了一口吃的,能活命而已。”柴宗训笑着问文益道:“大师!不知道在下说得对不对?”

虽然文益不想承认柴宗训之言,但这的确是眼下的佛门大部份人的现状。表面看上去佛门弟子无数,声势宏大,其实只有文益自己心里清楚,这里面鱼龙混杂,真心信佛的不过小部分人而已。“那敢问太子,真正弘法之途何在?”文益向柴宗训行了一礼,认真请教道:“还请太子为贫僧指点迷津。”

“其实早在大唐之初的时候,有一位大师已经这么做过了。”柴宗训缓缓而言道:“大唐建立之初,虽然战乱已少,但天下初安,却是心人未定之时。有位大师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不惜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文益眼睛一亮,打断道:“太子说可是大唐之初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玄奘大师?其远赴天竺,以大恒心大毅力求取真经,的确是我辈楷模。”

也幸亏文益打断了柴宗训,若是再让柴宗训继续说下去,连九九八十一难都说到了,保不准还会扯出孙悟空、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什么的。

“大师说得不错,在小可看来真正的佛法乃是使人内心安定,传给人们真、善、美。而非是用多少人拜入佛门或修建多少寺院来衡量。”柴宗训长长的叹过一句,“大师难道不曾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笔趣阁

“南朝梁武帝在世之时,又曾兴修过多少寺院,而如今留下的又有多少?不过徒惹人笑话和引人感叹罢了。小可再说一句不好听的!大师你大世之时,或者还能维持如今的局面,可待大师圆寂之后,又能保证什么?”

“阿弥陀佛。”文益道了声佛道后,说道:“太子当真是字字珠玑,一语点醒梦中人,看来的确是贫僧太过着相,走错了路。贫僧的做法的确于弘法无益,非但不能让我佛之法深入人心,更是让心中多了一层孽障。善哉!善哉!”

“大师能大彻大悟,当真是可喜可贺。”柴宗训见文益似乎想通了,心中也是暗暗松了一口,“其实真正想要弘扬佛法,并不在于弟子或寺院的多寡,而是在于大师要真正的找对人,达摩远渡重洋来到中土,所传也不过区区慧能、道育、僧副和昙林等聊聊数人而已,但佛法经慧能等人精修再传,如今可谓枝繁叶茂。

“由此可见!佛法弘扬更在于传对人才行,就像大师先前所说的‘有缘之人’,若所传非人,亦是枉然,说不定于弘扬佛法无益,更会祸乱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日听太子之言,胜贫僧苦读十年经书。”文益再次向柴宗训行了一礼。柴宗训笑道:“大师言重了!”眼看柴过训和文益越说越投机,一旁的甲九顿感无趣起来,他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