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凭良心的关系

两夹弦 彭彭和丁满 1321 字 4小时前

这天上午,老赵的主治医生在ICU病房外面,把一直守在那里的赵振邦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你爸爸的病就是这样子了,病情稳定,但是醒过来的可能性不大!

主治医生下了断语。

赵振邦说,治疗了这十几天,难道一点醒过来的迹象都没有,一点效果都没有吗?

主治医生奇怪地说,怎么没有效果,那么多医生、护士都一直在为你爸爸的好转努力,否则,你爸爸早......。

主治医生的话没有说完,赵振邦明白他想说什么,只好说,再治下去,也没有希望醒过来吗?

主治医生说,我找你来的意思,就是想给你说明两个情况,一,刚才我也给你说了,你爸爸的病情已经稳定,在ICU继续待下去没有意义,接下来主要靠康复训练。咱们医院有专门的康复训练病房,但我建议把你爸爸转到普通病房。二,将你爸爸转到普通病房,用的药跟在ICU用的药一样,但一天能省几千块,康复训练的话,也不用去专门的康复训练病房,你爸爸转出ICU病房后,我会安排护士教你们一些方式方法,你们自己就可以对你爸爸进行康复治疗。

赵振邦把主治医生的话转述给孙叫枝和妈妈后,她们都没有异议。孙叫枝小妹的婆婆,以前也曾在ICU病房因为脑血管问题被抢救过,孙叫枝根据小妹的婆婆在ICU病房的类似经历分析说,主治医生的安排虽然以“在救治上没有继续待在ICU病房的必要”为由,但是他们家实在拿不出钱来,医药费无以为继,才是真正让爸爸转到普通病房的原因。

鉴于确实没有钱再交医药费,赵振邦和孙叫枝几番商量后,决定把仍然昏迷不醒,已经被医生定性为“植物人”的爸爸转到普通病房。

转到普通病房后,孙叫枝鼓着一天挺似一天的肚子,三番五次地跑来跑去,终于在新农合上报销了一部分医疗费,这才稍解燃眉之急。

以前,孙叫枝二十多岁的时候,看问题比较偏激,评价一个人,非好即坏,好的好死,坏的坏死,没有既好又坏的人。所谓既好又坏,是辩证地判断一个人,既有乐善好施的一面,又有阴险歹毒,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一面。现在就不一样了,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社会经验的增多,孙叫枝已经能辩证地看待人世间一切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