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是明末的科学家,所学极为广泛,涉猎机械、物理、生物、自然、化学甚至还有哲学,如此大才刘少康花了很大精力才将其请到。
此外,还有宋应星的长兄宋应昇,此人之才仅次于宋应星,两人曾一同中了举人,不过后来仕途不顺,两人将精力转移至科学方面。
历史上宋应星留下了很多着作,其兄宋应昇因为南明灭亡选择殉国,不过此时被刘少康先一步征召到手。
两人一开始非常不愿,但见到刘少康画的一些手稿后立刻起了好奇之心。
等到了基隆,见识到蒸汽机后眼睛都直了,尤其是宋应星,估计刘少康赶他都不会离开了。
“大将军,您要的大型蒸汽机已经制作完成四台,卧式蒸汽机也做了出来,缺点就是钢材不过关,寿命不长,无法长时间工作。”薄珏汇报道。
“无妨,钢材的问题用不了多久就会解决,你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完善蒸汽机的构造,接下来我会给你一些图纸,想办法将它们做出来,然后定型。”
目前的蒸汽机只是最原始的,想要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接下来他去了造炮所,这里已经造出五十门前装线膛熟铁炮,在蒸汽机的卷制下卷制非常轻松,难点就是拉割膛线。
虽然薄珏做了几台蒸汽动力割线机,不过需要长时间往复动作和蒸汽的高温,用不了多久就会报废,所以还是人工拉割为主。
线膛炮有了,接下来就是制作匹配的炮弹。线膛炮无法使用球形炮弹,只能用锥头圆柱形炮弹,而且目前膛线工艺粗糙,与炮弹无法紧密契合,炮膛泄气严重,就需要使用“米涅弹”版炮弹。构造和步枪使用的米涅弹差不多,弹体底部要加膨胀弹带,同时弹体上要套上铜带,这样才能发挥线膛炮的威力。
刘少康亲自指导这种炮弹的研制工作,经过实验,炮弹底部也需要用铜制作的弹带,铅制的太软,火药爆炸时容易碎裂。
经过四天的反复研制,最终相匹配的炮弹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