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还能这样嚣张!”盗拓很不满地说:“杀就杀,我盗拓绝不眨眼!”
“你是柳下的后代?”孔子感到困惑问道。
盗拓姓柳,名展。
他还有一兄弟名惠,乃鲁国着名贤臣。
孔子思索片刻:“为何要专门劫富有家庭?”
沉默良久。
“贵族奢华无度,百姓生活贫困潦倒,我只是想要救济穷人。”盗拓终于答道。
孔子沉思。
作为小贵族,他对权贵们的挥霍无度深有体会。
“那你说得没错,但需重新定义。”
他提笔更改标语,希望他坚持初心不动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能实现志向,也许真能够帮助许多穷困民众并警示一些权贵收敛自己的行为。
最终他还是没狠下心想教训这些山贼。
就这样,这位未来的“义盗之王”不仅成功救了一个书生气足的年轻人孔丘还间接资助后者前往长安求学。
数百年后,在北方大地建立了辉煌功绩:统率八千勇士,“义盗旗帜”成为传颂一时的传奇事迹;无数平民渴望投奔,世家豪族畏惧其名声,再也不敢张扬奢侈。
凭借大义之举,他也得到了升华的机会:最终证成七花金仙回归本来体貌成为大罗金仙。
这一切都发生在将来。
在盗的帮助之下,孔子顺利到达长安,偶遇了准备离开此地游历讲道的老子。
两人初次见面,李耳感受到了对方强烈的霉运。
“不敢承教!”面对孔子询问道德之道的问题时回答颇为机智:“书中已有解。”
孔子谦虚请教“先生可否讲解道是什么?”
老子指点江山说道:“上善若水,处事谦逊便是品德;江河海川之所以强大也因为它低处而不争流。”
孔子点头:“这就是说君子不应固步自封啊。”
感觉被嘲讽了。
老子里的心隐隐有些郁闷:自己到底哪里错了?
此时一青牛主动趴于老子脚下,便顺势跳上,拍打离去。
不愿继续这场辩论的老子快速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