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后宫奇人 吴后上位

后位空缺,多股力量都觊觎皇后之位,仁宗皇帝被这些人逼得头痛病犯了,每日昏昏沉沉的,又觉得太阳穴痛得象炸裂,视力也模糊起来。

偏偏这时候,高句丽做乱,联手百济与匈奴一些部落,共同进攻新罗。新罗多年来一直对大秦示好,改国姓为李,年年上贡。现在新罗有难,自然向上邦大国求助。国内又有两地报了水灾,急需朝廷赈灾。内忧外患,奏章如雪片般飞进来,皇帝不能不管,他能力一般,带病工作效率极低,一些臣子趁机推诿,臣民们怨声载道的。

吴淑妃给皇帝喂了药膳,再帮他揉着太阳穴,皇帝强忍头痛,合着眼睡着了。吴淑妃下了床,到书案后面坐下,看桌上的一堆奏章,心疼起皇帝来,大着胆子,模仿着仁宗的笔迹,帮他批阅了。

仁宗睡到半夜忽然惊醒,揉揉有些麻木的头,太阳穴还有点隐隐闷痛。喊宫人来扶他如厕,净了手,让倒杯茶来,他还要继续批奏章。喘着气打开奏章,发现已经批好了,那字迹跟自己几乎一样,还以为是做梦。就问宫人:“谁来过了?谁翻朕的奏折了?”

贴身的小太监景祥回:“皇上,吴淑妃侍候您吃药膳,又逗留了很长时间,除了她再没别人进来。”

皇帝咬牙切齿:“吴淑妃胆子太大了,后宫不得干政,还敢批奏章。”骂归骂,自己亲自检查了一遍,看批得很妥当,比自己想得周道,心里松口气,总算能踏实睡个觉了。

第二天早朝前,吴淑妃又来了,给他拿来三样东西,一盘子肉蒸饼,一盒里是依依食品厂生产的咖啡粉,用开水冲泡,混上牛乳与糖粉,喝了能提神。一盒是秘药阿芙蓉粉,能止痛醒神。先服侍皇帝用了两块糕点,再给皇帝吃了秘药,然后泡一杯咖啡。皇帝昨晚难得睡了个好觉,精神本就好不少。先吃些肉蒸饼垫垫胃,喝了秘药,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有奇效,头痛果然好了不少。那个咖啡初入口时有些不适应,喝下去胃里到是暖暖的,精神更好一些。

吴淑妃看皇帝精神不错,笑道:“昨晚上看皇上睡着了,不忍心叫醒。可是放着那些奏章不批,今日上朝,那些大臣又要烦着皇上了。臣妾大胆,帮您批了,后宫不许干政,咱们下不为例,皇上要替臣妾保密啊。”

皇帝没好气地点了一下她的脑袋,骂道:“如意啊,你知道还敢干,真是不想要小命了,下次不许了。”

吴淑妃笑笑:“臣妾遵命。今日朝堂上,皇上要处理掉那个败军之将王久昌,支援新罗之战,那人连败数阵,损兵折将六千多人,依率可斩。那人是孙国舅提拔上来的,是个酒囊饭袋,孙国舅才不管国家如何,只知道提拔自己的追随者掌控军队。要是国舅为他说情,皇上万不可答应。之后,你可让徐世珏兄弟领兵出战,夺回丢失的城池。再让苏勇领兵,跟在徐将军后面,一起去对抗高句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帝看她一眼,点点头。其实先帝在时,如意还是才人,就常常给自己出主意,事后证明,如意确实有宰相之才,可惜是个女人,只能给自己当淑妃了。又想着,后宫无主不是长事,最有资格的就是淑妃。她能力出众,又善解人意,还有两个皇子傍身。吴家自吴四信过世后一直走下坡路,淑妃跟她几个兄弟关系也不好。不过,后族势力弱正好可防着外戚干政,这是个不错的借口。

皇帝把自己的意思跟几个心腹大臣一说,众人都不赞同。吴淑妃是先帝的才人,因为怀了皇嗣,前皇后大度,让她重回后宫。她就该循规蹈矩,夹着尾巴作人。一国皇后岂是什么人都能当上的,万千高门贵女随便挑,此人不合适。

中书舍人李服大胆站出来上奏:“臣以为,吴淑妃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她才华出众,胸有韬略,以皇后身份掌管后官,肯定让陛下没有后顾之忧。将来当太后,肯定能辅佐以后的新君。普通百姓家娶妇,不论出身,也都想要找能干贤淑的,何况皇家。先秦时,赵姬原是吕相小妾,送与质子为妾,生下始皇统一六国。先汉时,景帝的王夫人也是二嫁之身,生了武帝打下西域。”仁宗听了大喜,更加下了决心。

皇帝这几日表现得不错,奏章批阅速度加快,处理事情得当。尤其是斩杀败将王久昌,命徐世珏为主帅,徐世金和苏勇为副帅,迎击高句丽,众臣很是服气。

年底有捷报传来,高句丽大败,伤了原气。新罗危机解除,向皇帝表示感谢。李服在朝堂上提议立吴淑妃为皇后,众大臣马上反对起来,七嘴八舌地发表反对意见。皇帝又让他们吵得头痛,有些心烦。最后礼部尚书许炎站出来进言:“众位大人不同意立淑妃为后,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曾是先帝的才人。可是,先帝在世时,因为一则子虚乌有的传言让吴氏入宫。后来回心转意,把她赐给了皇帝。先帝起居注里有记载,既然是先帝所赐,也算师出有名了。”

仁宗听了大惊,他都不知道的事,许尚书从哪里知道的,还有记载,这不可能。众臣也议论纷纷,认为许炎胡言乱语。等拿来先帝的起居注,居然真找到了记录。

辉宗四十九年春,太史令李春风和钦天监台正袁四海两人商议,合着预言《无极图》,先帝听说他们要写谶书,怕人们预知未来,对大秦不利。就亲自去了钦天监,先帝右手握一只麻雀,一只左脚跨入门槛,一只脚在门外。两位大人忙起身接驾,先帝问:“爱卿,朕现在是想进屋,还是想退出去?朕手里这只麻雀是死是活?”两位大人头上见汗,连称不知。

先帝道:“你们两位也算是高人,一不知进退,二不知死活,还写什么预言书,就此停了吧。”李大人推了一下袁大人的背,两人对视一眼,马上应承了。

三人坐下饮茶闲谈,太史令李春风犹豫再三进言:“陛下,有一事不得不禀告。孙皇后血中有病,因此早逝。陛下与皇后的四女三子,都遗传了孙皇后的血脉,身体不是很结实。恐怕以后太子的子嗣量少而体弱,没几个长寿的。吴才人天生凤命,除不掉,除之后患无穷。但是用好了,会利大秦子嗣,不如赐给太子。”

皇帝勃然大怒,袁台正也进言:“陛下不要生气,您心胸宽广,处处为国考虑。李大人说得对,吴才人的血脉非常好,她的孩子肯定是健康聪慧的,对大秦以后的接续大有益处。”皇帝思虑再三,写下一道手谕让袁四海保存:太子夫妇如一切正常,育有儿女,此谕秘而不发。如新帝即位,中宫无子,子嗣不旺,此女可从感恩寺接出,赐给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