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论制图标准对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意义》!

我的科学时代 仲渊2 1371 字 4个月前

一名身穿长袍的年轻编辑匆匆而行,怀里夹杂一本由报纸包裹的稿件,很快来到编辑部主任办公室。

“咚咚!”清脆而短促的敲门声响起。

“请进。”里面传来一道男人声音。

年轻编辑推门而入,走向办公桌前伏案撰写文章的闻一多,面带一丝尊敬之色,来到办公桌前:“主编,这是最新收到的校外投稿。”

话落,稿件轻轻放在桌面。

“校外稿件?”

闻一多微怔,没想到如今还能收到来自校外的投稿,放下钢笔,抬头看了一眼年轻编辑询问情况,接着目光落在约莫两指厚度的稿子上:“作者是谁,是那些社科稿件,还是著名学者稿件,你们看过没,该划分到哪个版块?”

清华大学学报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经演变为正规的顶级学术期刊,如今很少收到校外投稿,一是拒稿率太高,让那些想要获取荣誉的民间文人和社科学者很没面子,二是审稿人难找。

划分到哲学社会科学版块还好,这类稿件大多为文学范畴,学报编辑部编辑大多是文学大师,基本看了一眼就给拒了,最不济有副主编陈寅恪顶着。

但划分到自然学科版和英文版的稿件,审稿难度大幅度增涨,许多什么都不懂的社科,写出来的文章充满诡辩,搞得人头大不说,审稿人极为难找。

久而久之,被搞得不胜其烦的学报编辑部,对于绝大多数来自于社科学者的文章,只要不符合正规论文和稿件行文,那就直接回拒。

好吧,社科那叫学者吗?

不叫。

社科就是社科,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作者叫张三,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稿件已经看过了,尽管这份稿件不符合行文要求,但我们两个审核编辑经过交叉审核,一致认为,应该上交给您或者陈副主编读阅,不过陈副主编今天不在编辑部。”年轻编辑面容郑重且严肃,回应道。

“听起来像是真名,又像是化名,奇怪之。”

听到这番话,闻一多明白些许意思,看来今天这份大概率来自社科的书包,具有相当程度的高价值,才会让审稿编辑如此重视,双手拿起桌面没有装订的稿件,用手推了推眼镜,目光看向封面。

《机械制图》

作者: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