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董卓想要杀掉袁绍,李儒劝阻他说:
“局势尚未稳定,不可贸然杀人。”
袁绍手提宝剑,辞别朝中百官后离去,将官印挂在东门,奔往冀州而去。
董卓对太傅袁隗说:
“你侄儿如此无礼,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暂且饶了他。”
“至于废立皇帝的事情,你怎么看?”
袁隗回答:
“太尉的主张是正确的。”
董卓说:
“若有人敢反对这一大事,就按军法处置!”
群臣闻言大惊失色,纷纷表示:
“全听您的吩咐。”
宴会结束后,董卓问侍中周毖和校尉伍琼:
“袁绍此次离去会如何?”
周毖说:
“袁绍满怀愤怒而去,若逼迫过甚,他势必生变。”
“而且袁家四世以来树立了广大的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一旦他招揽豪杰聚集众人,天下的英雄响应而起,山东就不再是您的了。”
“不如赦免他,任命他为一郡之太守。”
“这样袁绍因免罪而感恩,自然不会再生事端。”
伍琼附和道:
“袁绍善谋却优柔寡断,不足为惧。”
“确实不如任命他为一郡之太守,以收买人心。”
董卓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当日便派人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
到了九月初一,董卓请皇帝升座嘉德殿,召集文武百官开大会。
董卓手持宝剑,对众人说:
“天子昏庸软弱,不足以统治天下。”
“现在有一份策文,当众宣读。”
于是命李儒宣读策文,内容如下:
“孝灵皇帝早早地抛弃臣民驾崩。”
“当今皇帝承继皇位,天下都仰望他治理国家。”
“然而,皇帝天性轻佻浮薄,言行不庄重,服丧期间怠慢懒惰。”
“他的失德已昭然若揭,实在有愧于承继大位。”
“皇太后教导无母仪风范,治理朝政混乱无章。”
“永乐太后暴毙,朝野议论纷纷,众人疑惑不解。”
“三纲之道乃天地纲纪,如今却多有缺失。”
“陈留王刘协,圣德卓越,端庄严谨。”
“服丧期间悲痛哀戚,言行合乎礼制。”
“他的美德与名声天下皆知,广受称颂。”
“理应继承大统,承载万世基业。”
“兹废黜皇帝为弘农王,令皇太后归政。”
“请立陈留王为新皇帝,以顺应天意民心,安抚天下百姓的期盼。”
李儒读完策文后,董卓厉声喝令左右搀扶皇帝下殿,解下他的印玺和绶带,令其面朝北长跪,称臣听命。
随后又命皇太后卸下皇服,等待进一步指令。
皇帝和太后皆痛哭不止,场面哀伤至极,群臣无不为之悲愤。
此时,殿阶下一位大臣怒不可遏,大声喝道:
“逆臣董卓,竟敢行此欺天大逆之谋!”
“我定要用鲜血溅你!”
说罢,挥动手中象牙笏板,直击董卓。
董卓勃然大怒,命令武士将其拿下。
这位大臣是尚书丁管。
董卓下令将丁管拖出去斩首。
丁管临死仍口中怒骂不绝,神色丝毫不改。
后人对此事感慨万分,留下诗句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