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咱们家能够买得起小汽车的,不是没有,可也凤毛麟角。
而且,这个年代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买车,你有钱都不行,需要拿到一系列的许可证。
一直到进入九十年代,伴随着新政策稳步推进,市场经济逐渐成熟,老百姓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购买汽车的相关政策才渐渐放开放宽。
而在整个八十年代,个人想购买小汽车,几乎只有三种方式。
第一当然就是挂靠,这样的人,一般都拥有非常深厚的关系背景。
第二就是去海关了,每一年,那边都会扣押一大批走私的小汽车,这些车子销毁太可惜,于是被拿来搞创收,价格往往远远低于正常的市场价。
但若想购买这样的车子,必须要有获得一手信源的通道。
最后一种,就是购买走私车了。
先把车子弄到手,完了找个地方藏起来,花钱买通关系,办理一系列汽车落地手续(也就是洗白),最后挂牌上路。
对于有能力有关系背景的人来说,购买汽车尚且都这么困难,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所以,要想把李墨造出来的小汽车变成利益,唯有卖去国外或是香江、宝岛。
香江这会儿还没有回到母亲怀抱,宝岛那边更是还对咱们虎视眈眈的,想卖去那边,还不如卖去友好国家呢!
问题是,咱们家这会儿在许多国家眼里,简直就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人家怎么可能会认咱们造的车?
李墨并未回答霍大刚的问题,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扭头看向霍老:“老爷子,我们团队造出来的车,想要变成丰厚利润,只能套一层壳……”
话,并未说透。
但并不妨碍霍老听懂,沉吟片刻,老爷子斟酌着用词,开口说道:“小李,你的意思我都明白。”
“套上个香江牌子,等打出名声去,国有资本介入,到了那时,汽车品牌自然就会变成国产……”
“可你想过没有,国家允许这么做吗?”
生意人,比普通人更加关注国家的政策。
可能对于敏感度相对迟钝的人来讲,新政策落地,就只是一项新政策。
但对于商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机会。
一个,只要抓住就会被带到风口,然后一飞冲天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