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昙逝未晚

忽如春风来 慕子归 2005 字 5天前

——“你为何而落泪?”

——“昙花已逝,悔之晚矣!”

——“哈哈哈!”

即便时隔多年,那老和尚的爽朗笑声犹然在耳。

——“未见昙花,何来晚矣?”

他怎么会就这样忘了呢?在那漫长的岁月之中,逐渐于众生苦障之中迷失本心,而后执着将希望寄托在一朵根本不可能盛开的花之上。

痴愚之人,原来正是他自己!

佛陀与昙华,刹那与永恒,世人皆知,优昙婆罗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他耗尽大半辈子追寻的所谓真谛,不过是老和尚对自己的殷殷期许。原来那所谓的优昙婆罗,正是他自己。

——我今得明,若天道难违,人力有终。不渡众生,渡得一人,亦当功德圆满。

这便是了尘观尽尘世纷乱之后,余生唯一祈愿。

耗尽数载春秋,执迷于虚空中坐等花开的痴者,又何止他陆离一人?!可那老和尚是大智若愚,求仁得仁。

而他呢?他陆离,又做了些什么?!

“哈哈哈哈哈——”

半晌,万般静默与喧嚣之间,只听那面无血色的老僧蓦地长笑几声,倏喜倏悲。

“今日我负佛陀!我负佛陀!哈哈哈哈哈......”

笑毕,他却骤然自口中喷出一道鲜血,那本就伤痕遍布的老脸上更添惨色。他望向那沉默不语的般若紫阳,神情乍明乍暗,一切却尽在不言中。

——是自己赋予他诸般伤痛,而眼前这个深得师哥真传的年轻僧人,却仍然愿意在如此时刻一语点醒自己。可惜他醒悟太晚,非但背负诸多孽债,如今要却累得对方与自己一道生生困死于此。

他辜负师父殷望,辜负师哥苦心,辜负救世宏愿,却也辜负了这枚他们所留下的“花种”。如此慧心,假以时日,他定也能如师哥一般,成就一方圣明。

不知怎的,慧恩便忽而想起一张纯然无瑕的稚嫩笑脸。

“其实...我也有个徒弟,他是个孤儿,云遥寺的主持为他取名道光,意在破灭迷障,明道觉悟。我将他弃于寺外,是为留他一线生机。倘若知晓他所敬仰的师父如此行径,想来那孩子也会万分失望吧......”

“......”般若紫阳闻言,微微侧首,却不予置评。

——可是那与他们一道进来,却又倏然跑丢的道光,极有可能已经葬身于此...曾不悔唏嘘之余,却又心生奇诡。他想起某个一直被他忽略的细节——是梦中那个一直为他明路正道,不愿他服下毒草的小沙弥。

——倘若道光小和尚早就死了,又是谁指引他行于此间呢?

——难不成这世间真有什么鬼魂?

思及此,曾不悔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再不敢细想。

“太晚了......”

慧恩说着,却悲叹不已。他声音嘶哑,气若游丝,似是霎时间失却所有气力。

“——断龙石落,即便你不愿长留于此,也没办法再出去了...”

“你这老东西,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曾不悔不由怒极反笑,一时气急,却也拿他无法,“现在惺惺作态,又有何用?!”

慧恩更不辩驳,只是涩然沉默。

“...不。如今还并非绝境。”般若紫阳沉吟片刻,却摇头道,“你将这铁栅打开,便有一线生机。”

慧恩不禁讶然道:“将铁栅打开...这万千药人涌入,岂有生路可言?”

哪知般若紫阳却解释道:“观壁上石刻之时,小僧便在想,昔日水月禅师能于此间长住,还借此地收留一众流民,那么这洞窟之中应不乏溪流林果这等必需之物。即便后世山川形貌有所改变,短短数十载,也不至于变化太甚。可如今一路走来,小僧却百思不得其解——既然此间无溪河水源,那惑人心智的毒花又如何能生得这般繁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