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儿领旨谢恩。”胤禑满意的接了旨。
虽然,大清的兵部,只管绿营的军政事务。但是,胤禑实实在在的摸到了兵权。
客观的说,清初时期,尤其是顺康雍乾这四朝,尤重军功。
老大当初能封直郡王,就是因为,他确有军功在身。虽然,老大的军功,水分极大,但那也是靠军功封的王。
另外,老三能封诚郡王,并不是修书得的爵。也是因为,他率领镶红旗大营,在征讨准噶尔人的过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福康安生封贝子,死封郡王,除了乾隆对他的喜爱之外,也因为,他确实战功赫赫。
在华夏军事史上,亲自率军翻越喜马拉雅山,并迫使廓尔喀请降称臣,从此将雪域高原纳入大清的实控版图,仅福康安一人尔。
“小十五,我看你有心事?”康熙明摆着是想故意找茬。
胤禑涎着脸,说:“汗阿玛,内务府的杂事太多了……”
内务府里,婆婆妈妈的事情太多,胤禑真不想伺候宫里的人和事了。
康熙拉下脸,冷冷的说:“要不,你仍回尚书房读书去?”
得嘞,胤禑还有啥可说的,只得乖乖听话了。
凭心而论,胤禑参与管理的内务府,比此前的办事效率,提高了何止十倍以上?
以前的内务府,既贪且庸,还经常闹笑话,令康熙十分头痛。
胤禑管理下的内务府,还是很贪,但是,办事却极有效率。
当日事,当事毕,已是内务府的明规则。
硕鼠们想贪多少,胤禑都懒得管,但是,得把差事办妥。
反正吧,等雍正当了皇帝,嘿嘿,这帮子硕鼠们,怎么吃进去的,就怎么给爷吐出来。
胤禑辞别了康熙和密嫔后,他刚走出月亮门,就听康熙吩咐说:“把布幔扯起来,烤炉也架起来。”
汗,胤禑和年观音,在鱼池里荒唐无耻的勾当,居然感染了康熙。
尼玛,爹妈要亲热,胤禑那敢稍作停留,脚下像踩了风火轮似的,一溜烟的跑了。
实际上,密嫔十五岁那年,生的胤禑,今年也就三十岁出头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十岁出头的仙女,不仅五指不沾阳春水,又极为擅长打扮,她举手投足的妙曼风姿,迷死男人不赔命啊!
胤禑先去学堂,隔着窗户,看见老十八正在朗朗读书。
嗯,顾八代此人,固然有食古不化的缺点,但是,教书育人,还真有一手。
老四可以左手行书,同时右手狂草,就是跟着顾八代学的。
胤禑估摸着,康熙一时半会离不开鱼池,他便沐浴更衣之后,把年观音抱到了腿上。
搂着怀中的娇美玉人,胤禑心知,真的捡到了宝!
年家的基因,还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