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表舅,你认识他,他也认识你么?
老四的雷厉风行作风,完全不是吹出来的,次日,他便上了题本,罗列了十几条大罪,公开弹劾李煦的贪赃枉法行径。
康熙没理会老四,却把胤禑找了去。
“你说,究竟怎么回事?”康熙十分疑惑的看着胤禑,希望从他这里,找到合理的解释。
胤禑自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很无辜的说:“回汗阿玛,臣儿尚不知出了何事?”
康熙差点被胤禑气笑了,他抬手指着胤禑的鼻子,斥道:“知子莫若父。你为何没护着李煦?”
胤禑暗暗点头,康熙不愧是康熙啊,一语道破了事情的本质。
“回汗阿玛,表舅李煦若是真遇见了难办的事,难道不应该事先和臣儿言语一声么?”
是啊,被监护人有了麻烦,不找监护人帮忙,怪谁?
“这个李煦,越老越糊涂了,真不如曹寅能干。”
胤禑忍住笑意,死死的闭紧了嘴巴。
我的汗阿玛啊,您老人家因为偏爱的缘故,陷入了信息茧房而不自知,活该被蒙蔽啊。
在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下,王公大臣和官僚集团,通行的准则是,报喜不报忧,欺上不瞒下。
下边的信息,经过层层迭迭的放大或缩小,到了康熙的案头,往往是假消息。
康熙也明白其中的情弊,所以,密折奏事制度,应运而生。
但是,别的事情还好说,李煦敢告诉康熙,他和曹寅暗中脚踩两条船,左勾太子,右搭老八么?
根本利益的不同,即使亲如父子,照样分道扬镳。比如说,李煦和李鼎这亲父子两个,便是如此。
“喏,这是四阿哥的题本,你看看吧?”康熙找出老四的题本,轻轻的推到了炕桌边沿。
小主,
胤禑不仅没去拿题本,反而,振振有词的说:“回汗阿玛,臣儿不敢。”
别逗了,皇子可以随便看题本么?
康熙瞪着胤禑,斥道:“朕叫你看,你就看,少废话。”
得了,胤禑要的就是这句话。
胤禑拿起题本,装模作样的的看了三遍,又轻轻的把题本,搁回到了原位。
“看完了?”康熙和胤禑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了,对他的性格多少有些了解。
康熙有把握,只要他不问,胤禑肯定不可能说话。
胤禑这孩子,虽然总说大实话硬怼皇父,不像个孝顺儿子。但是,谨守本分这四个字,也确实令人很满意。
一言以蔽之,大事上,胤禑绝对不糊涂!
“回汗阿玛,以臣儿之见,留中即可。”胤禑想了想,索性顺了康熙的心思。
康熙已经暗示的很清楚了,胤禑继续装傻下去,准没好果子吃。
“留中?那我找你来,干嘛?”康熙有点恼火了,胤禑是个非典型的坏孩子,蔫儿坏的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