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耳欲聋的爆鸣打断了他的话。
战舰东北角突然炸开直径三米的破口,飓风般的气流裹挟着仪器碎片涌向深空。
谢尔盖被气浪掀翻的瞬间,看到护盾投影上浮现出预设的应急代码——那串他们曾在无数次演习中见过的神秘字符。
“启动涅盘协议!”教授嘶吼着拍碎操作台的防护罩,指纹在玻璃渣上留下血痕。
应龙号深处传来洪荒巨兽苏醒般的震动,那些脱落的纳米装甲突然在太空中重组,化作万千金属飞梭填补破损。
当最后一块装甲完成自我焊合时,太阳风暴的峰值恰好掠过月球轨道。
监控画面中的高能粒子流如同撞上礁石的海浪,在战舰周围迸发出绵延千里的极光带。
“能量转化效率92.7%...”柳德米拉的声音轻得像梦呓。
护盾投影显示,残余的太阳风正通过磁镜系统注入燃料舱,暴走的氦-3晶体此刻温顺如羔羊,在特制容器里流转着星辰般的光芒。
谢尔盖瘫坐在漂浮的座椅上,看着舱壁倒影中自己龟裂的辐射面罩。
谢尔盖望向观察窗外,风暴过后的月表覆盖着晶莹的硅酸盐玻璃层,折射着地球的蔚蓝光芒。
谢尔盖脸上浮现苦笑。
一百多台采矿机器人,因为刚刚的太阳风暴,只剩下十二台。
而十二台采矿机器人正从掩体爬出,它们的传感器阵列闪烁着新加载的太阳风预警模块的绿光。
谢尔盖打开舱门,迈步而下,因为没有重力,一时间谢尔盖教授漂浮于空中。
直到系统运转,重力加持,谢尔盖的靴底才着地。
随后便是靴底碾碎脆化的硅酸盐结晶,发出类似碾碎骨殖的细响。
他弯腰拾起一片装甲残片,纳米涂层的裂纹里嵌着被高能粒子熔化的月尘——这些直径不足微米的玻璃珠,此刻正折射着地球的幽蓝冷光。
谢尔盖的呼吸在面罩内凝成细碎冰晶,他凝视着全息投影中不断重组的几何图案。
那些由带电月尘构成的六边形阵列,竟与应龙号护盾发生器的能量纹路完全吻合。
“太不可思议了。”机械师奥列格的机械义肢突然自动展开光谱分析仪:“晶格间距精确到0.33纳米,相当于人类最先进的量子芯片制造精度。”
舰桥突然剧烈震动,众人头盔碰撞发出沉闷回响。
“立即派勘探队搜集!”谢尔盖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他扯下辐射读数超标的腕带,“安德烈,准备四号穿梭舱,我要...”
“教授!”医疗官娜塔莎突然插入通讯,“您的累积辐射剂量已经超过安全值三倍!”
应龙号的纳米装甲在月光下流转着幽蓝波纹,谢尔盖站在破损的观测台上,手中把玩着带回的晶体——当用特定频率的激光照射时,内部会浮现出银河系悬臂的立体投影。
“太不可思议了!”谢尔盖教授不由感慨一声。
“教授,量子通讯阵列完工了。”柳德米拉的声音带着敬畏。
谢尔盖教授点点头:“如果多收集一些这种晶体,能让我们的计算力提升百万倍。”
谢尔盖话落,走到全息投影前,输入指令,很久,林耀东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中。
“元帅,十分钟前我们遭到太阳风暴侵袭。”
“舰桥破坏七成,备用能源耗尽,百台采矿机器人只剩下12台可以使用。”
“预计返回地球的时间要推迟一个月以上。”
中西伯利亚核基地内,听到谢尔盖的话,林耀东心里一紧。
“人员伤亡情况呢?”
“人员暂时不清楚,不过应该没有问题,我们都是远程操控机器人作业。”
听到谢尔盖的话,林耀东才放下心来:“需不需要支援?”
“暂时不需要,我们出发时已经想过遭遇紧急情况,我们材料并不缺。”
“而且,刚刚太阳风暴我们也不是没有收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发现了一种晶体,这种晶体是太阳风暴遭遇月尘存留下来的。”
“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保守估计,可以提高计算力几百倍。”
“我说要推迟返航时间,就是打算研究这种晶体。”
“毕竟,我怕返回地球后,有可能被腐蚀。”
“好,按照你的想法来,还是那句话,有需要就提,我等着为你庆功!”林耀东确定谢尔盖没事,航天战舰能够修复,对他来说就够了。
“是,保证完成任务!”谢尔盖神色郑重。
…………………
休整过后,谢尔盖再次踏出舱门。
风暴后的月表覆盖着连绵数十公里的硅酸盐玻璃层,在阳光折射下泛着蓝绿交错的虹彩。
他蹲下身,激光笔扫过地面,发现每平方米玻璃层下都嵌着数百万颗微米级晶体——这些六棱柱状的透明矿物在扫描仪中呈现出完美的量子点阵结构。
“教授!”安德烈的声音从三公里外的勘探点传来。
“这里的玻璃层有分层现象!”全息投影中,钻探机械臂正从地下三十米处取出柱状样本。
断面显示,风暴能量将月尘熔铸成数百层纳米级晶格,每层晶格都像光盘般储存着太阳风粒子流的完整波形数据。
奥列格的机械义肢突然发出蜂鸣:“检测到自发极化现象!”
“这些晶体在...在储存静电!”他话音刚落,众人头盔面罩突然蒙上一层幽蓝光晕——整片玻璃平原正在吸收宇宙射线,将能量转化为可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