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召陵之盟

战乱与冲突 平原真君 1076 字 1个月前

得知自己的老婆改嫁,齐桓公大怒。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召集麾下七个诸侯国,开始攻打蔡国。蔡军哪里是联军的对手,很快败下阵来。为妹妹着想的蔡穆侯,成了齐桓公的俘虏。

摇晃小船,不过是两口子开个玩笑,有什么要紧?况且,一旦齐桓公落入水中,蔡姬肯定会奋不顾身下水去救。为了国家利益,或者为了争霸发动战争,情有可原。但两口子为了赌气发动战争,导致联军和蔡国人员及其它损失,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在国君们的劝说下,齐桓公才勉强放蔡穆侯回到蔡国。本来蔡国和郑国、陈国类似,都邻近楚国的势力范围。这下子可好,齐桓公为蔡国投入楚国的怀抱,做了最好的铺垫。

很长时间没有徐国的消息了,那么徐国在干什么?千百年来特立独行的徐国,因为曾经强大过,对中原争霸,可能没什么兴趣。不过在徐国周围,有一群潜在的敌人,就是群舒诸国。

群舒是一系列舒族的部落或方国,包括舒庸、舒鲍、舒龙、舒蓼、舒龚、舒鸠等。群舒的始祖,是法制鼻祖皋陶。这些偃姓群舒,在江淮一带生活了很多年,有英国、六国、桐国等小国。

随着时间推移,群舒可能有了危机感。江淮一带最强大的国家,非徐国莫属。于是,这些偃姓小国,开始给徐国纳贡称臣,以便获得徐国的保护。这与中原一些诸侯国,给霸主纳贡一样。

西周末年,徐国已经开始衰落。但为了东南沿海的稳定,周宣王还是举倾国之兵,彻底击败了以徐国为首的淮夷联盟。

战争就是一个互相消耗的过程,随着西周灭亡,东周建立,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愈演愈烈。隐忍了近二百年的徐国,国力慢慢恢复过来。在齐桓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大背景下,徐国竟然放下身段,给齐桓公进贡。徐国这是唱的哪一出?无非是害怕齐国南下。

但徐国此举,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徐国并没有参与齐桓公发动的争霸战争,所以这是徐国的缓兵之计,意在稳住齐桓公。但让徐国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不过不是齐桓公攻打徐国,而是南方的楚国。但毕竟,楚国正在与齐国争夺中原霸权。

鉴于此,楚国并没有力量拿下徐国。这样一来,徐国就有了喘息之机,准备一劳永逸解决群舒问题。从地理上看,如果徐国能拿下群舒,那么徐国的国土将会向西南大大延伸。而北方的齐国,因为徐国已经纳贡,齐桓公也不好意思攻打徐国。

公元前657年,徐国出动大军,灭掉了舒国。其实这样的操作,与那些先被楚国占领,然后逐个被楚国灭掉的诸侯国,是一样的道理。不过徐国并没有灭掉所有的群舒,例如英国、六国等。

徐国国君可能在想,如果不趁着楚国北上争夺霸权的机会,拿下西南的一些群舒地盘。一旦楚国腾出手来,那群舒一定会被楚国占领。如果是这样,北方有齐国,西南有楚国,徐国将会腹背受敌。与其以后受夹板气,不如提前行动,占领一些群舒地盘。

齐桓公攻下蔡国,其实是在敲山震虎。如果不趁机试探一下楚国的虚实,更待何时。公元前656年春,在位的第二十九年,齐桓公以盟主身份,亲率齐国、鲁国、郑国、宋国、陈国、卫国、许国和曹国组成的八国联军,从蔡国、郑国等地出发,攻打楚国。

面对气势汹汹的八国联军,楚成王不敢怠慢,在令尹斗子文,大夫屈完等人陪同下,亲自率领楚军,北上迎敌。

在两军大规模交战一触即发的背景下,楚成王派遣屈完,前往联军大营面见齐桓公,一探虚实。屈完质问,齐侯在北方,我楚国在南方,井水不犯河水。联军来到楚国土地上,意欲何为?

其实所谓楚国的土地,尤其是北方楚国的土地,都是这些年楚国兼并数个诸侯国得来的。当然,管仲不能说破,而是回敬道,我们齐国属于五侯九伯,拥有征伐不臣之国的权力。这些年楚国不给周王室进贡包茅,使王室不能滤酒,这是楚国的过错。

屈完见管仲说进贡包茅,没有说其他大事,就爽快地答应了。管仲接着质问,当年周昭王南征,死在南方,你们要给个解释。

与进贡包茅相比,周昭王的死是天大的事。尽管当时是楚国实施的,但楚国绝不会承认。屈完听了,理直气壮地说,周昭王不是我们楚国请来的,如果要问周昭王的死因,就去问汉水吧!

双方唇枪舌剑,都没有占到便宜。齐桓公心有不甘,命令联军继续前进,来到陉地驻扎。屈完率领楚军,也来到联军驻地不远处。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屈完来到联军大营,求见齐桓公。

齐桓公想震慑一下屈完和楚成王,就让屈完和自己同乘御车,检阅联军的军容,见识一下联军尤其是齐军的威武雄壮。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如果双方开战,这将是春秋以来规模最大的九国之战。对齐国和楚国来说,其实都不愿意这样做。

齐桓公与屈完说,联军这次前来,是为了与楚国建立友好关系,和睦相处。不是为了一个国家,也不是为了我一个人。

屈完听了,当然求之不得,随后说,齐侯的想法,也是我们楚王的愿望。能够避免兵戎相见,这是中原和南方共同的福分。如果非要开兵见仗,我们楚国西北有几百里的楚方城,北面的汉水,就是楚国的护城河。联军人数再多,未必能占上风。

一番言语较量下来,双方都没有要打一仗的想法。经过协商,屈完代表楚成王,与齐桓公等八国国君,签订了召陵之盟。

虽然楚国与齐国为首的联军签订了召陵协议,但对咄咄逼人的一方或双方,约束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召陵之盟的最大效用,就是避免了齐国与楚国两大强国的直接武力对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