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馨澜满意地点点头,她知道,这位嫡福晋是个聪明人,懂得如何把握机会,为家族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她所期望的,也正是这样一位能够助她一臂之力、共同应对宫中风云变幻的盟友。
小主,
嫡福晋满心欢喜,忙不迭地行礼谢恩:“全仗娘娘成全,臣妾感激不尽。”
馨澜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深意:“漠南蒙古喀喇沁部离和敬公主和亲的科尔沁不远,和敬已经生下了嫡长子,在科尔沁站稳了脚跟。她们姐妹两个遇事还有个商量的人,相互扶持。
福晋深知那和敬公主对于继后的诸多不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以公主那高傲的性子,想必定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与咱们并肩而立,一同去抵御即将来临的风风雨雨。要知道,和敬公主可是当今圣上的掌上明珠,其地位尊崇无比,若能得此强援相助,咱们往后行事自然也就多了几分底气。
再想想远嫁蒙古的和婉公主吧,她孤身一人身处异乡,本就不易。但如今有了和敬公主这等强大的后盾支持,相信她在蒙古的生活必定能够少些坎坷,多些顺遂如意之事。如此一来,两位公主皆能安好无忧,实乃我等之幸事啊!
且说本宫一直以来都尽心尽力地在宫中照料着孝贤皇后留下的遗珠——七阿哥永琮。这份情谊,身为永琮亲舅舅的傅恒又怎能不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呢?他定然会对本宫心怀感激之情,日后若有需要,想必他也定不会袖手旁观。如此一来,咱们在这深宫内院之中,便又多了一份可靠的力量。
嫡福晋闻言,心中更加踏实,她深知有了和敬公主的支持,和婉公主在蒙古的日子定会更加顺遂。她再次行礼,语气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臣妾明白,定当全力配合娘娘,为和婉公主的未来铺就一条光明大道。”
就在众人在此处商议之际,养心殿内的氛围依然凝重得令人窒息,仿佛连空气都凝结成冰一般。皇帝那愤怒的目光犹如燃烧的火焰,死死地盯着如懿母女俩,眼中的怒火似乎随时都会喷涌而出。
如懿满脸懊悔与自责,她深知此次自己的行为已经深深地触怒了皇帝。望着皇帝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面容,她的心如同被千万只蚂蚁啃噬般痛苦不堪。然而,此刻的她却茫然无措,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挽回这一败局。
一旁的四公主紧紧捂住自己那早已红肿不堪的脸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尽管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委屈,但倔强的她仍然咬紧牙关,不肯向皇帝低头屈服。
与此同时,站在一旁的傅恒虽然对如懿心怀愤恨,但眼见皇帝正处于如此暴怒的状态下,他也不敢贸然多言。只能默默地站在那里,偶尔用余光瞥一眼如懿母女,心中暗自思忖着接下来事情可能会有的发展走向。
朝中重臣窃窃私语“要知道,继后可是堂堂一国之后啊!平日里那是何等的端庄威严,母仪天下,备受万民敬仰。所有人都认为,以她如此高贵的身份和地位,所教养出来的子女必然是知书达理、贤良淑德之人。毕竟,作为皇后,她不仅肩负着管理后宫的重任,更是整个国家女子们的典范。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看似完美无缺的国后竟然会教养出这样一个不知深浅、不懂礼数的公主来!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大跌眼镜。人们不禁开始怀疑起这位继后的真实品性和教育方式。难道说,她表面上的温文尔雅都是伪装出来的?亦或是她根本就没有用心去教导自己的孩子?
更有甚者,有人猜测这个继后本身就是个骄纵无理、肆意妄为之人。或许正是因为她自身的这种性格特点,才导致了公主如今这般不堪的模样。若是果真如此,那么这位继后又如何能够胜任一国之母的角色呢?她的存在岂不是给整个皇室蒙羞吗?一时间,各种质疑声和指责声纷纷涌起,将这位曾经高高在上的国后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