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我就这样死吗?

大清的故事 云海瑞 2391 字 5天前

国家如今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可谓内有忧患,外临强敌,局势混乱不堪,犹如一锅煮沸的粥一般。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可那位咸丰皇帝,却做出了一个与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毫无关联的举动——沉溺于戏曲世界无法自拔。想要让他主动从这迷醉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仅如此,居然还将戏班子直接搬迁至承德。每天清晨时分,便能听到那婉转悠扬的“花唱”之声在空中回荡;待到午后,又换成了清幽淡雅的“清唱”。若是遇到天气寒冷的时候,他们便会缩进温暖的屋子中继续表演;而当夏日来临,酷热难耐之时,众人则移步至景色宜人、凉风习习的“如意洲”之上,尽情享受戏曲带来的愉悦。

那戏曲之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舒缓,节奏分明,韵律优美。每一句唱腔都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能够穿透人的心灵,让人陶醉其中。咸丰帝被其深深吸引,如痴如醉,整个人仿佛飘浮在了云端,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仙境。至于那些现实中的种种烦恼和忧虑,早已被他远远地抛诸脑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不管是上午的“花唱”还是下午的“清唱”,咸丰帝都陶醉得跟喝了蜜似的,享受着那片刻的欢愉,乐不思蜀啊!朝廷政务?那是什么?能吃吗?早就被他扔到脑后勺去了,这皇帝当得,简直是“戏曲界”的忠实粉丝!

咸丰皇帝对于戏曲的热爱程度堪称登峰造极,若要给他一个称号,非“戏曲界的狂热拥趸与实力战将”莫属!这位帝王对戏曲的痴迷已然到了走火入魔之境,他不仅仅满足于端坐台下静静观赏,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亲自披挂上阵,摇身一变成为戏台上的主角儿。

每当登上舞台,他便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举手投足间尽显专业风范,那副专注而又陶醉的模样,比起真正的职业演员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常常引吭高歌,婉转悠扬之声回荡在宫殿之内,令人不禁为之侧目。

至于为何如此热衷于唱戏,咸丰皇帝自有一番说辞。他宣称此举乃是为了排解心中郁积的烦闷之情,但明眼人皆能看出,他这哪里是在排遣忧愁,分明是企图将那些繁重的国事统统融入戏曲之中,而后借着婉转的唱腔将其抛诸九霄云外。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皇帝大人还给自己起了个别致的名号——“且乐道人”。顾名思义,便是想要暂且抛开一切烦扰,做个逍遥自在、及时行乐之人,仿佛世间所有的忧虑和困扰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根本不值得他费神挂念。

然而,身为一国之君,咸丰皇帝这般纵情于戏曲世界,却将国家大事视作可有可无之物,弃之如敝履般置于脑后。如此本末倒置之举,实在令人唏嘘不已。或许在他眼中,戏曲才是那能够治愈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而江山社稷反倒沦为了无关紧要的陪衬。

咸丰皇帝对于戏曲的喜爱简直超乎寻常,可以说是到了如痴如醉、走火入魔的地步。他不仅热衷于欣赏各类精彩绝伦的戏曲表演,更是在戏曲艺术方面有着相当高深的造诣和独特见解。

每当有艺人给太监传授技艺时,这位皇帝便会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瞪大双眼全神贯注地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或技巧。他学习起来格外认真,就如同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一丝不苟地模仿着艺人的一招一式,反复琢磨其中的奥妙所在。

若是咸丰皇帝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以他对戏曲如此深入的钻研精神和精湛的技艺水平,或许真有可能获得“戏曲研究博士”的学位呢!只可惜呀,他这份对戏曲近乎疯狂的痴迷,使得他渐渐地忘却了自己身为一国之君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咸丰皇帝本应挺身而出,积极采取措施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然而,他却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了那些婉转悠扬的唱腔和优美动人的舞姿之上。就这样,他一次次错失了能够挽救国家危亡的宝贵机会,最终导致局势愈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