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配合荷兰兵两千三百人,如翰燧格认为有三千五百人驻守棱堡,守个一年定是不成问题,至于一年后粮食吃光了怎么办,如翰燧格觉得,到了那般绝路,他就算是投降了,回到本土,也将受到英雄一样的待遇。
………………
当庞大的舰队从渤泥启航,再次扑向巴达维亚时,在旗舰的郑成功,看着舰队乘风破浪,内心深处却莫名有些失落。
当年天子在江南崛起时,他的势力比起孟浚来说,并未弱了多少,只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孟浚犹如得了天命一般,迅速崛起,而他却也只能无奈屈居其下。
正所谓自己拼不上,那就拼儿子,结果自己的长子看起来和孟浚的长子,也是有些差距,郑成功决定等这一仗结束后,便回返福建,亲自教导子嗣。
时间缓缓流逝,此次舰队航行,一路上顺风顺水,几乎没有碰到大的风浪,至昭武七年,十一月九日,舰队顺利抵达巴达维亚外海。
夜幕之上,墨色的苍穹繁星闪烁,在海上繁星似乎更加明亮,郑成功立于旗舰之首,目光如炬,穿透夜色,前方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巴达维亚那座高高的灯塔。
见到灯塔,郑成功的心中松了一口气,郑家虽然海盗出身,但碰上那般大的风浪,也让郑成功心中有所余悸,现在舰队顺利抵达,那这一仗,已经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了。
海风呼啸,吹得战船的风帆猎猎作响,却丝毫未能扰乱郑成功沉稳的心境,他微微抬手,下达指令:“按计划行事,绕过炮台,大军登陆。”
上一次郑成功宁愿承受炮台的伤害,也要强攻在港口内的荷兰舰队,那就是因为如果不消灭舰队,那么步军登陆的过程也将变的极为危险,更不用说后续的补给,辎重运输。
虽然港口更适合登陆,但现在有炮台,郑成功自然不能在港口硬顶着炮台的威胁,强行登陆,只是别的地方水深不足,登陆部队只能更换小船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