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挨到下值,杨恩马不停蹄的赶回家中,一回家,连饭都没空吃,便将扳指再次拿出来,仔细端详,越联想,杨恩的脸色越凝重。
他担心的是,杨忠良会不会干些不法的事,还很严重,还有可能和陛下起了冲突,甚至最坏的结果便是天子出事。
届时不说杨氏一族,身死族灭,便是连安定的乾朝,也要出大事,太子年幼,夺嫡?争位?武人举兵?这些词一个又一个的蹦上杨恩的心头。
扪心自问,杨恩在孟浚争夺天下时,一直在为孟浚的后方稳固呕心沥血,便是如汉时萧何,明时李善长一般,费了这么大的心力,在杨恩的内心之中,便是他自己身死,也不愿天下再起波澜。
杨恩想到这,咬咬牙,让人将那从松江来的两个人,给抓进柴房,他要亲自去问,问仔细了。
而那两人此时还没回松江,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师,怎么也要四处逛逛,玩一玩,因此,二人逛到快天黑了,才兴高采烈的回到杨府。
只是一回府,便被杨家的仆人给抓了起来,关进了柴房,杨恩等的都不耐烦了,他挥退旁人,紧紧的盯着二人,问道:“我三叔在松江,究竟有没有干出什么违反国法之事?”
二人有些发懵,随后相视一眼,纷纷摇头,表示杨老爷一直遵纪守法,从来没干过坏事。
杨恩听到这,从怀中掏出扳指,语气十分的严肃,说道:“本官不想唬你们,但是你们知道这枚扳指是谁的吗?”
见二人一脸茫然,杨恩接着说道:“这枚扳指是陛下的!你们赶紧说实话,若还是隐瞒不说,恐怕你们二人的身家性命都会丢在这枚扳指上。”
二人脸色一白,他们哪里想的到,杨老爷让二人送的东西是皇帝的,杨老爷只说扳指是从当铺收的,具体怎么收,他们哪里知道。
杨恩听到二人的话,又一次吓唬两人:“赶紧说实话,杨忠良在松江究竟干什么事情,陛下已经从金陵调兵,进入松江,若非大事,军队怎么会突然移防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