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少傅

许负驾驭着马车,她的身姿轻盈而矫健。许负微微侧首,说道:“殿下,护卫您的人在车上,怎么就是看不到?”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黄莺出谷。

扶苏微微一笑,道:“人家就是吃这碗饭的,让贤弟轻易发现,他们还怎么活下去?”他的语气轻松而幽默,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对护卫们的信任与期待。

许负轻轻一笑,手中缰绳微微一抖,马车缓缓前行。“殿下总是这般深谋远虑,有殿下在,此次定能一举荡平西瓯国。”

扶苏微微眯起双眸,望向远方那连绵的山脉,心中思绪万千。“西瓯国虽小,却不可轻视。他们熟悉地形,且悍勇善战,此番定要小心应对。”

此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单膝跪地禀报道:“殿下,王贲大将军已收到消息,正按计划部署兵力,准备合围西瓯国主力。”

扶苏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抹坚定。“好,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做好准备,此次务必一战功成。”

马车继续前行,车轮滚滚,扬起一片尘土。扶苏坐在车内,手轻轻抚摸着腰间的佩剑,那冰冷的触感让他心中更加沉稳。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大秦的荣耀,更关乎百姓的安宁。

而在不远处的山林中,一队大秦锐士如幽灵般穿梭其中,他们身着黑色劲装,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杀气。他们时刻准备着,为了保护扶苏,为了大秦的胜利,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西瓯国,茂密的山林环绕之中,古老的宫殿显得有些阴森。阳光艰难地透过层层枝叶的遮挡,洒下点点光斑,却无法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氛。译吁宋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头上戴着华丽的羽毛装饰,他身材高大魁梧,古铜色的肌肤散发着野性的力量。一双深邃的眼眸犹如鹰隼般锐利,透露出果敢与坚毅。桀骏则身披黑色披风,面容冷峻,剑眉斜飞入鬓,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身姿挺拔如松,仿佛一把随时准备出鞘的利剑。

两人正围坐在一张粗糙的木桌前,桌上铺着一幅简陋的地图,他们神情专注地计划着发动一次袭击,试图最大化地斩杀秦军将领。译吁宋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声音低沉而有力:“此次袭击,定要让秦军知道我们西瓯国的厉害。”桀骏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决然:“没错,我们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单膝跪地禀告道:“大王,眼线密报,大秦皇长子已经到了西瓯国。”译吁宋和桀骏闻言,互相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讶。他们心中同时暗道:“我们没有眼线啊。”两人的脸上露出疑惑之色,眉头微微皱起。

侍从看出两人的疑惑,连忙递过来一张竹简。译吁宋伸出粗壮的手臂,缓缓接过来,那竹简仿佛有千斤之重。他仔细地看了看,眉头皱得更紧了,沉声道:“赵国王族后裔赵博伦是谁?”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疑惑与警惕,仿佛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桀骏凑过来,看着竹简上的名字,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从未听闻此人,此事定有蹊跷。”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仿佛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译吁宋紧紧盯着竹简上的名字,陷入沉思。他来回踱步,那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宫殿中回响,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焦虑。“这赵国王族后裔此时出现,究竟意欲何为?难道是想借助我们西瓯国的力量对抗秦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桀骏双手抱在胸前,眉头紧锁。“此事不可不防。若他心怀叵测,我们西瓯国恐陷入更大的危机。”

侍从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紧张地看着两位首领。

译吁宋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向桀骏。“先派人去查探这个赵博伦的底细,务必弄清楚他的目的。在未明情况之前,我们的袭击计划暂且搁置。”

桀骏点头表示同意。“没错,不可贸然行动。我们要谨慎应对,以免落入他人的陷阱。”

随后,译吁宋下令道:“速速派人去调查赵博伦,一有消息,立刻回报。”侍从领命而去,宫殿中又恢复了寂静,而译吁宋和桀骏的心中,却如同压了一块巨石,沉甸甸的。他们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西瓯国的生死存亡。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缓缓流逝,译吁宋和桀骏焦急地等待着关于赵博伦的消息。宫殿外,风悄然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未知的命运。

译吁宋坐立不安,他时而望向宫殿的大门,期待着探子的归来,时而又陷入沉思,揣摩着赵博伦可能带来的种种变数。“这赵博伦若真是别有用心,我们该如何应对?秦国本就强大,如今又多了这个不确定因素。”

桀骏面色凝重,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山峦。“不管他目的何在,我们都不能乱了阵脚。西瓯国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必须谨慎行事。”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一名探子匆匆跑进宫殿。“大王,已查到赵博伦的一些情况。此人在赵国灭亡后,一直暗中联络旧部,企图复国。如今来到西瓯国,似是想借助我们的力量对抗秦国。”

译吁宋和桀骏对视一眼,心中的担忧更甚。译吁宋紧握着拳头,“哼,他把我们西瓯国当成什么了?工具吗?”

桀骏微微摇头,“不能轻易答应他的要求。但也不能完全忽视他,或许可以利用他来牵制秦国。”

译吁宋沉思片刻,“先观察他的动向,看看他到底有何计划。同时,加强对秦军的防备,不能让他们有机可乘。”

在这充满变数的局势下,西瓯国的未来如同迷雾中的航船,不知驶向何方。

宫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译吁宋来回踱步,思绪如乱麻般纠结。“这赵博伦打着复国的旗号,却把我们西瓯国置于险地。若与他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可若拒绝他,又恐他另寻他处,联合其他势力来对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