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索着道:“先秦之事不可考,至于秦,亡于暴政;两汉则因外戚、宦官为患而亡。”
“晋亡于皇室内斗;隋亦亡于暴政;唐则亡于藩镇。”
“宋先天不足,又过于抑制武将,故军事越来越弱,先后败于辽、夏、金,最后亡于蒙元。”
“纵观史书,凡我汉人大一统之王朝,亡国之因不一而足,却从未听说有穷困而亡的。刘公子方才所言会不会是后世人戏说?”
刘宽道,“看来殿下读了不少史书,方才评价历代亡国之因,虽不说全中,但也有一番道理。”
“其中皆二世而亡的秦、隋且不论,汉、晋、唐、宋亡国之因即便如殿下所说,可有一个相同的?”
“如此,大明为何不能开历代之先,成为因穷困而亡的朝代呢?”
听这话,朱标一时哑口无言。
朱元璋则彻底回过神来,直接问:“大明如何能穷死?”
刘宽道:“大明穷困而亡,既有天时地利之因,但主要根由还是出自陛下。”
“又怪咱?”朱元璋有点破防了,起身指着刘宽道:“小子,咱可不会让人乱扣屎盆子,今日你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咱绝不轻饶你!”
如果是熟悉朱元璋的人,便知道,他这种语气表明并非真的生气,至少没有因怒气动杀机。
可刘宽对朱元璋脾气并没有那么了解啊。
见老朱生气,他还真有点怕。
毕竟他人在大明,而非后世——老朱纵然舍不得杀他,打他几板子也会疼。
他当即解释道,“陛下,这是后世大伙儿讨论得出的,可不是我说的。”
朱元璋脾气上来了,道:“别管谁说的,既然你让咱知道了这话,就必须给咱解释清楚!”
“解释就解释。”刘宽嘀咕了一句,便道:“先说明末情况,因大明建立两百多年了,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又增长了到了接近两万万之众。”
“再加上贪官污吏横行,劣绅恶霸作恶,很多百姓都穷得无立锥之地。”
“偏偏天时也不在大明这边,恰逢小冰期,全国大部分地区皆天灾连年,百姓甚至过得比元末还惨。”
“百姓活不下去了,陛下当知道他们会干什么的。所以,在万历末年便有些百姓揭竿而起,不到十年,于崇祯皇帝即位后,农民起义便达到了高峰。”
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打断刘宽的话,问:“你说咱大明后来有两万万人口?”
朱标也忍不住问,“何为小冰期?为何会天灾连年?”
刘宽有点无奈地道,“陛下,殿下,听我说完再问可好?”
“行,你接着说。”朱元璋按捺住了立马解除疑惑的想法。
刘宽绝对再精简语言,免得被老朱、小朱留在这奉天殿讲一天的历史。
他道:“崇祯登基数年,因各种缘由,农民起义不仅没被扑灭,反而愈演愈烈。”
“当时,东北又有后金为患——当然,后金并非如农民军般活不下去才造反,而是窥见大明虚弱,生出了不臣之心,在万历末年就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