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集老百姓在山林湖泽里搜寻,阴暗隐匿的地方也不放过。
运输的舟船连绵不断,日夜不绝……
遇到好的花石,不管有没有坟墓,都要发掘出来。
大的石头高达数丈,用巨船装载,上千人牵拉,凿河断桥,毁坝拆闸,几个月才能运达京城。
一株花卉要花费数千贯钱,一块石头要花费数万贯钱,可见是劳民伤财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廷也因为花石纲而失去了人心。
花石致使南方动荡,方腊因花石之祸而发动起义,令朝野震惊。
宋徽宗不得不授命童贯取消了花石纲,同年艮岳也已接近完工。
欧阳澈沉默一会,对着赵元说道。
“陛下,张择端可能只是简单画了一块石头,就算是画的太湖石有寓意,也是以史为鉴,提醒众人。”
“好,欧阳澈说的有理,以史为鉴,那这里是怎么回事?”
赵元用手点了点画中的两处争斗的场面。
虹桥上有两队人马不期而遇。
从南向北是一行五人,一个高官坐在轿中不见其人,两个轿夫抬轿,两个护卫在前面护驾,这是一个文官的队伍。
从北向南也是一行五人,两个高官骑着高头大马,头戴官帽,三个马下随从,两个在前面护驾,一个在后面牵马,这也是一个文官的队伍。
再看两边的护卫,都已经准备大打出手了。
而紧靠着两队朝廷人马的西面,另一起庶民之间的冲突也一触即发。
冲突一方是卖绳索的父子两人,处于桥南侧。
驴队被两队高官挤到了绳索摊前,只有越过这个绳索商摊才能过桥。
此时摊主站起身,用拐杖指着身边的空地,让驴队从旁边过桥,这是一个倔强的老头儿。
他身边是一只被摔得粉碎的大瓷碗,儿子在这边已经站起身摩拳擦掌,准备武斗。
而驴队的主人,此时张开两臂,紧握双拳,扑了过来。
乱世之秋,社会动荡,人人自危,秩序自然混乱。
画卷中心的两幕争斗场面直接驳斥了《清明上河图》歌功颂德说。
“怎么我大宋的繁华盛世,是一场接一场的危机和武斗吗?”
赵元对着众人缓缓的说道。